居家1號飯揭秘糖尿病人飲食的三大誤區(qū)
原標題:居家1號飯揭秘糖尿病人飲食的三大誤區(qū)
糖尿病是常見、多發(fā)病。它的發(fā)病特點是中、老年人群高于年輕人,腦力勞動者高于體力勞動者,超重和肥胖者發(fā)病率較高,富于地區(qū)高于貧困地區(qū),城市高于農(nóng)村。學會如何通過吃飯控制血糖,是糖尿病人一生的“必修課”,需要患者長期堅持,但是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飲食、作息中,總有這樣那樣的誤區(qū)。下面小編就幫大家解決這三大誤區(qū),并提出飲食等方面的建議,有需要的可以加關注或者收藏。
誤區(qū)一:糖尿病人誤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夠更好控制血糖
我們都知道主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糧食(包括米、面、薯類等),主食主要為人體提供能量,如果長期得不吃主食或少吃主食就會營養(yǎng)不良,嚴重就會造成能量攝入過低,機體處于饑餓狀態(tài),易引發(fā)脂類代謝紊亂,產(chǎn)生過多的酮體,出現(xiàn)酮血癥,還會出現(xiàn)體重下降,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的癥狀。所以說不吃或少吃主食能很好控制血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誤區(qū)二:有的糖尿病人以米粥代主食,粥水分多,可減少熱量攝入又能控糖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一般粥里面的米,會煮得稀爛,吃下去會很容易消化吸收,那么葡萄糖就能迅速進入血液,血糖更容易飆升,那就更容易出現(xiàn)餐后高血糖了。
誤區(qū)三:有的糖尿病患者認為,避開甜的食物那我吃咸的食物不就好了嗎?
其實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是看他吃的食物是咸的還是甜的,不管是咸的餅干,咸面包,還是無糖食品,他們也是淀粉做的,這些食物進入胃腸道后,經(jīng)消化吸收分解成葡萄糖。其實經(jīng)加工過的餅干,面包往往也經(jīng)過油炸,脂肪比例也比較高,所以這類食品糖友們少吃為好。
糖尿病患者食物選擇
食用低升糖指數(shù)(低GI)的食物
GI即指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是反應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GI高的食物或膳食,進入腸道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所以易導致高血糖的產(chǎn)生,反之則在胃腸內(nèi)停留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一般GI>70為高升糖指數(shù),70~55為中升糖指數(shù),≤55為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糖尿病人選用GI低于55的低升糖食物。給大家搜集到常見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shù),如下表
食譜舉例
早餐:豆?jié){250克,煮雞蛋1個,金銀卷1個(小麥粉,玉米粉各25克)拌土豆絲(50克)
午餐:米飯(大米100克),炒雞丁柿椒丁(雞胸脯肉50克,柿椒100克),素炒小白菜( 100克),
西紅柿紫菜湯(西紅柿50克,紫菜2克)加餐:蘋果200克
晚餐:小窩頭(玉米面25克),青菜湯面條(切面50克,油菜20克)肉片西葫蘆(豬瘦肉50克,西葫蘆100克)熬白菜豆腐(白菜100克,豆腐100克)
加餐:酸奶150毫升
特點:粗細糧搭配。
全天烹調油25克,鹽6克。能量:1511千卡;蛋白質:65克;脂肪:47克;碳水化合物:206克
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想刪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