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哪些高危因素在中國糖尿病的發病和治療情況如何
原標題:糖尿病有哪些高危因素?在中國糖尿病的發病和治療情況如何?
? 11.14 聯合國糖尿病日
聯合國糖尿病日,俗稱世界糖尿病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為喚起全世界對糖尿病危害的關注,自1991年起設定的紀念日。
摘自wiki百科
Elsevier旗下Diabetes Metab. 期刊上一項最新報告中,中國國家疾控中心(CDC)根據全球疾病負擔2016(GBD2016)的分析策略,就1990~2016年全國33個省市糖尿病和高空腹血糖的疾病負擔進行了分析,中青年(15~49歲)糖尿病患病率加速增加,最新發布的糖尿病地圖顯示,我國糖尿病疾病負擔最高的地區集中在東北和西北。
詳細內容請見下文
研究方法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2016(GBD2016)中使用的一般分析策略,按年齡和性別分析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 1990年至2016年,在全國33個省級行政地區評估了因糖尿病導致的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趨勢,同時提供了與糖尿病相關的慢性腎病(CKD)的類似數據,并做出總結, 此處的高血糖指高空腹血糖(HFPG)。
研究結果
根據全國調查數據,2002年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估計為2.6%,僅僅5年后,2007年迅速增加到9.7%,2013年增長為10.9%。2016年,約9千萬國人患糖尿病。
2016年,有14萬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死亡率較1990年增加了63.5%。糖尿病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從1990年的10.8/10萬人上升到2000年的13.2/10萬人,2016年回落到10.0/10萬人。
圖一 1990年~2016年國人糖尿病患病率及糖尿病死亡率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死亡率在15~49歲的糖尿病患者中增加更快。研究人員稱,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糖尿病蔓延速度快、相對早發而且糖尿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都較低。
研究人員指出,國人吃的大部分谷物都是精制的,如白米和精制面粉,使飲食中的血糖負荷過重,從而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肥胖,全谷物、堅果和種子類食物的攝入減少是當前糖尿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
圖二 2016年我國糖尿病負擔地圖
2016年,我國糖尿病疾病負擔最高的地區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其中天津、新疆、遼寧省的糖尿病導致的標準化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超過了600人年/10萬,天津市最高達696.1人年/10萬;香港、湖北和浙江省最低,其中香港為279.5人年/10萬。從變化情況來看,1990年~2016年間,14個省份的糖尿病導致的標準化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下降,19個省份在增加。其中下降最快的是香港、廣東省和福建省,而北京、青海省和山東省增長最快。
研究人員強調,為遏制糖尿病,健康中國2030以及《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已經開始落地,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等項目也已行動。防控糖尿病和高血糖癥,不僅可改善公眾健康,也是促進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專業、權威的醫學知識,
請關注“愛思唯爾醫學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