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糖尿病需注意餐后血糖
中國現有糖尿病患者9240萬,高居全球第一位。此外,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數高達1.5億。20年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時發現治療,92.8%的患者會進展為糖尿病,且此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已增加2至3倍。這意味著中國即將迎來糖尿病的新浪潮,喚醒每一位公眾對糖尿病風險的關注就顯得尤為重要。
具體來說,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即使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時血糖值介于7.8~11.1mmol/L,即為糖耐量減低,則屬于糖尿病前期。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都要經過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損”階段,且在這一階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或已經發生,但也是糖尿病前期唯一有可能轉回正常的階段。
高危人群更須定期檢查餐后血糖
一般來說,符合老年、肥胖、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有妊娠糖尿病史、靜坐運動少這些條件者就屬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我們最應關注的一個群體,因為他們處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中間地帶,如果在他們糖耐量減低階段進行有效干預,他們就完全有可能從糖尿 病潛在人群逆轉為健康人,相反,如果不加以干預,他們也會進展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因此,我們關注這一個群體正是因為他們既可逆轉,又可干預。
專家提醒,此類人群在常規體檢檢測空腹血糖之余,也應定期檢測餐后血糖,以便盡早發現血糖異常,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因為,對于糖耐量減低人群,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如保證膳食平衡,限制攝入的總熱量和脂肪成分。
此外,還包括限制飲酒,鼓勵多食蔬菜及高纖維食物以及進行規律持久的體育運動等。具體目標可以設定為:第一,肥胖或超重者BMI體重指數,即體重(kg)/身高(m)2,達到或接近24kg/m2,或體重至少減少5%-10%;第二,至少減少每日飲食總熱量400-500千卡;第三,飽和脂肪酸攝入占總脂肪酸攝入的30%以下;第四,體力活動增加到250-300分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