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些癥狀別忽視,不做糖尿病的“后備軍”!

國際婦女節
HAPPY WOMENS DAY
世界因你們而美麗
祝女同胞們節日快樂!
糖尿病前期,改善生活方式優于藥物

我國糖尿病患者已經過億,更為嚴峻的是,糖尿病還有數量龐大的“后備軍”——糖尿病前期人群,它是介于正常糖代謝和糖尿病之間一種中間代謝狀況。
近日,《美國預防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系統綜述和Meta分析(用于比較和綜合針對同一科學問題研究結果的統計學方法)表明,對于逆轉糖尿病前期,改善生活方式的有效性證據是最強的。
雖然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α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也可逆轉糖尿病前期,但其有效性證據不如生活方式干預。
糖尿病前期,改善生活方式作用更明顯
研究者搜集于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7日發表的成年糖尿病前期隨機對照研究,最終54項研究被用于系統回顧,47項研究被用于Meta分析,共包含26460名患者,其平均年齡為53歲,46%為男士。
在這些研究中,共27個組評估生活方式改善,25個組評估藥物,5個組評估膳食補充,10個組評估中藥;設有35個對照組或安慰劑組。中位隨訪1.6年期間,生活方式改善組中血糖恢復正常者的比例比對照組高18%;血糖恢復正常1例,需要干預的患者例數為6例。生活方式改善的證據強度為強。
中位隨訪2.7年期間,胰高血糖素樣肽-1組、α糖苷酶抑制劑組、胰島素增敏劑組中血糖恢復正常者的比例分別較對照組高47%、29%、23%;血糖恢復正常1例,需要治療的患者例數分別為2例、4例、4例。這些藥物的證據強度為中等。
糖尿病前期,很多癥狀易忽視
生活中糖尿病前期的很多癥狀可能都被我們忽視。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糖尿病心臟科主任醫師藺靜指出,
如最近經常口干舌燥,有的人認為是上火了,實際上是一些人的血糖水平在升高;一段時間以來總覺得乏力,四肢有沉重感,體重下降,這也很常見,勞累、感冒、沒休息好,都可能出現這些癥狀,但這也是糖尿病前期的常見表現。
注意!有這些癥狀不要忽視,應盡早去查血糖。
此外,糖尿病前期人群還容易感染。如果一段時間里經常反復出現口腔感染、皮膚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或者小傷口久治不愈,也要警惕糖尿病前期。
藺靜表示,糖尿病前期的發生和遺傳有著密切的關系,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需要關注自己血糖的變化。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45歲之后,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都在逐漸下降,這時如果體重再增加,會引起胰島素抵抗,進而會使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下降,這些現象都會增加糖尿病前期發生的幾率。
糖尿病前期,從飲食和運動來干預
糖尿病前期的患者,生活中應該如何科學管理?藺靜指出,糖尿病前期階段,生活中主要應從飲食、運動兩方面進行積極干預。
飲食上講求科學合理的飲食。從飲食的量來講,應該做到幾點:
第一,多吃蔬菜,保證每天能夠攝入500~1000克的青菜。
第二,少吃碳水化合物,根據每個人的工作量、身高、體重等情況,選擇一個合理的攝入量。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的量在200~300克之間。
第三,脂肪應攝入非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脂肪,盡量要避免攝入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脂肪。
第四,蛋白質攝入方面,每天需要1~2袋牛奶、1個雞蛋、2兩左右的瘦肉。
同時,還建議科學合理的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例如散步、慢跑。另外像騎自行車、唱歌、跳舞,一些球類運動,例如保齡球、乒乓球等都可以。每天大約需要運動30分鐘,每周運動3~5次,這樣的運動對糖尿病前期有很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