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每年記得做一次眼底檢查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胡炎夏
2021年11月14日是第15個“聯合國糖尿病日”,本年度的主題為“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對于糖尿病而言,最兇險的還是其并發癥。
據統計,在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網患病率為24.7%-37.5%。因此,眼科專家提醒大眾,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1次眼底檢查,以早期發現眼底血管和神經病變,避免因為“糖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
糖網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總數近1.3億,高居全球首位。作為常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會引起諸多并發癥,“糖網”便是其中一種。
在我國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網患病率為24.7%-37.5%,據此估計我國糖網患者約在3200萬-4800萬,數量較大。
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學分會常務委員、廣州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科主任張靜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糖網’發病率與糖尿病病程息息相關,糖尿病病程越長,患病率越高,病情越嚴重。一般來說,罹患糖尿病5年后,會發現眼底的神經和血管會出現病變。而到了晚期,糖網患者幾近失明,且無法挽回已喪失的視力。”
據悉,因糖網致盲不可逆,已成為我國50歲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且有逐漸年輕化發展趨勢。張靜琳說,“以往‘糖網’的患者大多在50歲以后的年齡層,而近些年來,常見到40歲左右的年輕人罹患糖網,大約占到糖網所有病人的25%。”
預防“糖網”每年做一次眼底檢查
根據國內外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糖網”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或明顯血糖波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病程較長、肥胖等因素。
由于早期“糖網”可以沒有任何眼部不適,沒有視力下降,因此容易為糖尿病患者所忽視。直到出現視物模糊再找醫師做檢查,為時晚矣!
張靜琳說:“到醫院就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他們的臨床癥狀表現為逐漸出現的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眼前黑影,視物變形等,如果出現視網膜前出血、玻璃體積血或視網膜脫離,可出現突然性的視力下降。”
“發現糖尿病后,要做一次全面的眼部檢查,對視力、眼壓、房角、虹膜、晶體和眼底等檢查。”張靜琳還指出,“如果要得到詳細的檢查,推薦采用免散瞳眼底攝片篩查。就利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術,來篩查糖尿病血管病變,具有較好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因為現在像素越來越高,非常清晰。”
然而,臨床發現,有30%-50%的糖尿病患者從來不做眼底檢查,還有30%的患者沒有癥狀但是檢查發現已經出現了視網膜病變。所以,專家還強調,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1次眼底檢查,可使“糖網”導致的嚴重失明風險降低94.4%。(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題圖 | 視覺中國
責編 | 孫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