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主角為女性就叫女性電影
原標題:不是主角為女性就叫女性電影
姚晨主演、女性主義電影,“著名導演謝飛弟子”的長片處女作。
然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中出現女性視角的地方其實少之又少,影片所傳達的主題也并不在于此。
剛好主角是女性罷了
只有女性才可能經歷的獨有情境在影片中也有出現:
除此之外,沒有了。也就這幾個片段,稱得上“女性視角”,而其他情節中盛男所面臨的問題,都不是女性這個身份所帶來的。
而影片所展現的女性可能面臨困境,不及現實之萬一。
總體而言,在主題的展現上,盛男的性別定位大部分時候都是中性的。
怎樣算女性電影?
主角“盛男”的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種情況。然而她所哭訴的是,“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我那么努力,還是要死”,而非“我那么努力,還是要因為性別而如何如何”。
如果你想通過這部電影來了解女性視角或女性可能遇到的難題,大概率并不能達到目的。
《末路狂花》這個標準不能算業界權威,還有點偏狹義,但既然要評判是否“女性電影”,女性話題和意識自然是不可少。而《送我上青云》與其他女性主義電影最大的區別在于,導演并沒有利用主角的性別身份而去設計她獨有的經歷,也沒有將性別話題作為主要討論的主題。
再加上另外幾個男配角都不完美,《送我上青云》因此便被定性為女性主義甚至“仇男”。只能說,市場上的女性題材作品實在是過分稀少,影視生產圈子中女性主創的缺席也太嚴重了。
《送我上青云》完全不是一部主要站在女性視角、講女性故事、探討女性話題的電影。實際上,這部影片所表達的不過是有關理想主義、尊嚴,與孤獨。
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
她只有在這一段有肆意綻放的感覺已經很多年沒有人再夸過她“年輕漂亮”,丈夫也不多看自己一眼,歲月似乎把她最大的優勢帶走了。女兒也不認可她,否認她以前的教育方式,對她來說,如今自己身上似乎已經沒有值得被人肯定的地方了。
李平父親死后,梁美枝蹲在地上痛哭,大概哭的不是想念,而是世上唯一一個愿意用閃閃發亮眼神盯著自己的人也走了。給她帶來尊嚴的寄托,就這樣隨著老人的離世而消失了。
劉光明將自己的照片貼在玄關鞋柜處,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在每日客人換鞋彎腰時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尊重。盡管讀了很多書,卻仍然不得不在岳父家中當著諸多客人的面表演背誦圓周率。在老人的葬禮上,他移身至畫像前,假裝送殯來客是在對著自己鞠躬。
連他想跳樓自殺,最終都只落得骨折坐輪椅,看起來就像一場鬧劇。
這些人在各自的人生中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他們都渴望被尊重,身邊卻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自己,這一路他們都只能孤獨地走下去。
成年人想堅守自己最初的理想,還要活得體面,太難了。更別說還想被感同身受地理解,簡直就是奢望。
主角盛男在尋求愛情的路上也同樣發現,只能獨自對抗孤獨,除此之外沒有人能幫自己。而為了做手術,她不得不接受討厭的工作,或是接受家人的幫助,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與現實和解的過程。
但結尾盛男的心理轉變過程幾乎沒有過渡,而其他幾位配角的細膩情緒卻得到了大篇幅展現,以至于看起來其他人更像是主角,或者說電影只是通過盛男的視角講其余幾個人尋求尊嚴的故事。
考慮到這部電影是導演滕叢叢畢業后的第一部長電影,總體完成度其實已經很高了,片中穿插的笑點也超出預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