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10年不規律治療致雙腎結石!專家提醒不濫用糖皮質激素
原標題:痛風10年不規律治療致雙腎結石!專家提醒不濫用糖皮質激素
痛風10年不規律治療致雙腎結石,近日66歲的張先生(化名)后悔不已。“每次痛風要么在當地診所開點藥,要么隨便吃點糖皮質激素止痛,10年來痛風反復發作不見好轉,手腳關節還越來越紅腫疼痛。”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病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楊湘薇提醒,痛風應正確規律及時治療,不聽信偏方,不亂用濫用糖皮質激素,科學規律降尿酸治療以免后期出現痛風石、腎結石、腎臟等臟器損害的現象。
痛風10年:不規律治療
出現關節疼痛雙腎結石
張先生10年前因出現足趾關節紅腫熱痛,血尿酸高達700umol/L,診斷為痛風,但未規律治療,病情反復發作。
因為雙手紅腫熱痛、雙下肢凹陷性水腫,活動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近日,張先生來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風濕病科住院治療。
醫生檢查發現,他右手第三掌指關節有一1*1cm痛風石,入院后查血尿酸高達598μmol/L,遠遠超出正常值的范圍,雙腎輸尿管彩超提示雙腎結石,且腎功能有一定的損害。
張先生告訴醫護人員,10年來自己每次痛風就在當地診所開藥吃,不痛了就不再理會,痛風反復發作已經不計其數。4年前不清楚什么原因開始出現四肢水腫,治療后也沒見好轉。這2個月來反復出現關節疼痛,也只是隨便吃點糖皮質激素止痛。因為近日實在疼痛難忍,才經人介紹來院就診。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過420μmol/L稱之為高尿酸血癥。”楊湘薇表示,像張先生這樣的案例,每年風濕病科都接診不少。對疾病不了解、對吃藥不重視、對飲食不忌口,雖飽受痛風折磨卻最終未能痛定思痛、規律就醫,直至出現全身滿布痛風石、腎臟等功能損害等而后悔不已,這也是不少痛風病友的真實寫照。
專家提醒:科學降尿酸
糖皮質激素不亂用濫用
“對于痛風病友來講,接受規律降尿酸治療及個性化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住院期間,醫護團隊給張先生制定降尿酸、消炎止痛、中醫特色治療等方案,并通過口頭及書面的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如規律降尿酸治療的重要性、糖皮質激素使用的注意事項、飲食宜忌、如何正確飲水、關節養生操、痛風石的護理等。
經治療護理后,張先生雙手紅腫熱痛消失,活動正常,雙下肢凹陷性水腫較前改善,血尿酸520umol/L,基本掌握痛風的調護知識并表示會依照執行,開心地出院了。
配合中藥外敷和穴位貼敷,張先生得以快速康復。
無論痛風發作與否
都應限制酒精攝入量
痛風是一種與高尿酸血癥及尿酸鹽結晶沉積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據報道,全國痛風的平均發病率為1.6%,西南地區則高達5%,且仍在逐年升高。
“痛風治療具有整體性,包括降尿酸藥物治療、調整適當的生活方式和治療合并癥,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和腎臟疾病。”楊湘薇說。
據悉,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是一個連續、慢性的病理生理過程,對其管理也應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需要長期甚至是終生的病情監測與管理,而這恰恰是許多患者容易忽視的問題。
她提醒,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息息相關,出現高尿酸血癥應予以重視,當血尿酸水平過高時,規范進行降尿酸藥物治療。如出現痛風急性發作,建議完全緩解后2~4周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痛風發作,不建議停用降尿酸藥物。
“大部分患者需終生降尿酸藥物治療,部分患者若低劑量藥物能夠維持長期尿酸達標且沒有痛風石的證據,可嘗試停用降尿酸藥物,但仍需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維持血尿酸水平在目標范圍。”
楊湘薇強調,無論痛風發作與否,都應該限制酒精攝入量。避免食用肝臟和腎臟等動物內臟、貝類、牡蠣和龍蝦等帶甲殼的海產品及濃肉湯和肉汁等。
采寫:南都記者 楊麗云 通訊員 劉慶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