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糖尿病腎病,早期中醫治療痊愈了,這4類人吃糖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高血糖。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腎臟病變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主要指糖尿病性腎小球硬化癥,是一種以血管損害為主的腎小球病變。早期多無癥狀,血壓可正常或偏高。 其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而增高。
糖尿病早期腎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呈高濾過狀態,以后逐漸出現間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隨著病程的延長,出現持續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進而發展到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現代醫學認為糖尿病腎病一旦發生腎臟損害,出現持續性蛋白尿,病情不可逆,往往進行性發展直至慢性腎功能衰竭。到目前為止,尚無有效方法能夠防止其發生和惡化。
專家表示,采用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早期可以逆轉,中期有部分逆轉可能,晚期無法逆轉,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能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治療幾乎沒有太大難度。如果發現太晚,病情太嚴重,尿毒癥的腎萎縮到原本體積的50%,變成了鐵蛋兒,名醫也無能為力。
男子糖尿病腎病,中醫治療尿蛋白恢復正常,痊愈了
病例:患者xxx,男,44歲,高血壓5年,頸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脂。早年飲食不節,生活隨意,后來發現血糖升高沒重視,被確診糖尿病后用藥治療不規律,檢查發現微量尿蛋白207mg,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西藥治療效果不佳,轉向中醫治療。
在某醫院中醫門診就醫,自述有神經炎,針刺胳膊兩小臂、兩小腿等部位麻木感,微量尿蛋白207mg,口渴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易累,畏寒怕冷,自汗,喜眠,但是老犯困,睡眠質量不高,手腳冰涼,耳鳴十多年,視物模糊,頭暈,上眼皮浮腫,心悸(脈率90-95次),脾氣暴躁,腰酸,膝關節微痛,口臭,大便干2-3日1次,小便黃,騷味大。望診:面色黃暗,舌淡,苔白微膩微黃,有齒痕,邊微紅。中醫辨證:氣陰兩虛瘀血證,治法:益氣養陰,通絡縮尿。方藥:“七味白術散”合“生脈飲”加味,組方藥:黨參、茯苓、炒白術、生甘草、藿香、葛根、麥冬、沙參、五味子、益智仁、天花粉、知母、丹參、谷麥芽等中藥,水煎服,日服1劑,20劑。配合西藥降血壓、降血脂等癥狀,飲食調節,調整作息時間。
用藥治療3周二診,患者自述乏力口渴改善明顯,神經炎麻痛減輕,其他癥狀都有減輕,表明中藥方有效,不更方取藥20劑。服藥3周后三診,患者服用中藥一月余,復查尿微量白蛋白120mg,有所降低,麻痛基本消除,諸癥皆減輕,唯大便干,以上方加減,加熟大黃。服藥1個月后四診,神經炎麻痛完全消除,乏力易累消除,口渴多飲多尿消除,患者已無不適。但是堅持中藥治療,服中藥大約4個月,每月復查尿微量白蛋白,最后一次復查尿蛋白19mg,已經降低到正常范圍,基本上治愈。其后患者每年查一次微量白蛋白正常。門診隨訪5年時間,確認患者糖尿病腎病治愈了。
專家解析點評:該病例患者氣虛乏力易累,陰虛煩躁口渴,屬于最常見的糖尿病氣陰兩虛證,麻木刺痛屬于瘀血證,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兼瘀血證。用中藥方七味白術散去木香加天花粉、知母清熱,丹參活血。合生脈飲、沙參,養陰止渴,五味子、益智仁縮尿消除蛋白尿,谷麥芽消食助運等,諸藥合用共奏補氣養陰、活血通脈、益腎縮尿之功,方隨證立,治療幾個月后,不但神經炎治愈,糖尿病腎病也治愈,其余不適癥狀也都慢慢消除,這就是中醫辨證論治,整體治療的精華所在。
糖尿病腎病早期治療有望治愈
糖尿病腎病的主要表現為持續性蛋白尿,進入慢性腎衰竭會出現肌酐、尿素氮增高等腎衰表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的重要。
中醫治療糖尿病最好的時期是糖尿腎病3期,僅僅出現尿微量蛋白質增高,尿微量白蛋白20-300mg之間,此期采用中藥中藥90%可以完全治愈,中醫治愈的糖尿病腎病3期有很多,追蹤3、5年尿微量白蛋白復查一直陰性者即為治愈。
糖尿病腎病4期,治療難度大大增加,但是仍有一定逆轉幾率;到了糖尿病腎病5期,肌酐、尿素氮都開始超標,治療只能改善指標、癥狀,只是延緩其發展速度,這時期的中醫治療完全逆轉腎病的可能性很低。因此,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早期可以逆轉,中期有部分逆轉可能,晚期無法逆轉。因為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只要早期發現,那么治療難度相對較小。如果發現太晚,太嚴重,名醫也無能為力。
健康人吃糖多不會得糖尿病,有4類人吃糖易發生糖尿病
專家表示,有的人患上糖尿病并不是因為糖吃多,而是因為身體中的胰腺功能不能正常工作了,人體內的血糖得不到正常的代謝,導致身體中的血糖堆積過高,從而出現了糖尿病。這4類人最容易患糖尿病。
1、肥胖的人。不僅僅是從外表看起來其肚皮有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身體里的各個器官也有很多的脂肪堆積,這會影響到胰腺的正常運作。因為過多的脂肪會使胰腺中的胰島素分泌異常,導致糖分的新陳代謝無法完成。出現了高血糖,容易患上糖尿病。
2、缺乏運動的人。缺乏運動的人體內的胰島素的敏感度會明顯地降低,會導致身體的糖分代謝出現問題,最終發展為糖尿病。如果經常地運動,可以使體內的糖分能夠更快地消耗,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就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3、缺乏鉻元素的人。鉻元素是人體內需要的一種能夠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的元素,不可缺少。如果人體內缺乏鉻元素,那么胰島素的敏感性就不會太高。但是,人們卻往往忽視鉻元素,導致缺乏鉻元素,從而增高了糖尿病的患病率。
4、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糖尿病具有遺傳性質,特別是二型糖尿病。親屬有糖尿病的人,患有糖尿病的幾率也會高。
(東方紅星,文/李烈,醫師/黃雯;約22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