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身體異常沒重視查出腎衰,腎衰的早期癥狀,如何早發現腎損傷?
原標題:男子身體異常沒重視查出腎衰,腎衰的早期癥狀,如何早發現腎損傷?
腎病是各種類型的腎臟疾病的總稱,包括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紅斑狼瘡腎炎、痛風腎、IgA腎病、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多囊腎,等等。如果腎病的發病遷延難愈,時間超過三個月,病人尿液和相關的血液指標出現異常,腎臟病理學、影像學發現異常,腎臟的腎小球有效濾過率低于60%,統稱為“慢性腎病”英文縮寫CKD。
慢性腎病臨床分為5期。在慢性腎病早期,即CKD3期之前,病人可以無任何癥狀,或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輕度不適;少數病人可有食欲減退、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貧血,往往不重視或誤診為腸胃疾病、營養不良或過度勞累等。但是到了CKD3期以后,各種癥狀就會更趨明顯。如果不進行治療,進入腎衰竭期以后就會進一步加重,有時可出現高血壓、心衰、嚴重高鉀血癥、酸堿平衡紊亂、消化道癥狀、貧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等,甚至會發生尿毒癥,有生命危險。
慢性腎衰竭,也稱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指在各種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緩慢或逐漸出現腎功能減退,并進一步發展成腎衰竭。通常指的是血肌酐逐漸升高之后估算或檢測的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小于60ml/min。通常指的是慢性腎臟病處于3-5期階段的患者。由于慢性腎病早期沒有發現或沒有重視,導致病情發展加重,比如,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都可能引起慢性腎衰竭,甚至慢性腎臟病5期的尿毒癥。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如果能夠熟悉并掌握慢性腎病早期可能出現的癥狀,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有效控制病情惡化。由于早期慢性腎病的癥狀不顯見,不易被發現,如果有尿液異常、血壓偏高等身體異常,要盡早就醫檢查診斷。如果感覺有明顯疲勞、貧血等非常明顯的癥狀出現才去就醫,可能慢性腎病病情已經過了早期階段了,給治療帶來更大的難度。
男子身體出現血壓高泡沫尿沒重視查出腎衰竭,中西醫結合治療控制穩定
患者xxx,男,32歲,公職人員。在相當長時間內,身體尚未出現異常情況,只是有點血壓偏高,偶爾發現尿中有泡沫,因經常喝酒,泡沫尿很正常。沒有感覺不舒服,無水腫,無血尿,也無腰酸背痛、乏力、頭痛頭昏等癥狀。
幾個月前單位組織職工體檢,發現血肌酐達197μmol/L,高血壓(BP 152/94mmHg),蛋白尿(++),雙腎偏小,彩超檢查顯示腎臟內部結構紊亂。醫生建議住院進一步檢查。入住醫院后,進一步檢查,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為37.63ml/min,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3期,慢性腎小球腎炎(未行腎穿刺病理檢查)。經過專家會診,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經過1個多月的綜合治療,血壓控制平穩,尿蛋白轉陰,血肌酐降到正常范圍。出院后繼續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醫生表示,患者發生腎衰竭前,身體出現的輕度異常沒有重視,沒有盡早去醫院做檢查,任其發展下去,導致病情發展加重。體檢時,大多數人會測量血壓,如果有異常,醫生會給出指導意見。患者雖然血壓偏高,但并沒有太在意,沒有意識到血壓升高會損傷腎臟。因為身體并沒有出現其他的異常,只是血壓升高,就沒有多想,也沒有控制。而血壓異常升高,極有可能是腎衰的早期信號。血壓出現較大波動時,一般來說會出現一些癥狀,但有些高血壓患者沒有癥狀,無癥狀反而會更加危險。
如果腎臟出現問題,通常尿液會有變化。患者只是盯著有沒有血尿,卻沒有重視尿中過多的泡沫,覺得尿液中有泡沫正常,很多人小便后都會出現泡沫。有的人的確會在排尿后出現泡沫,可這些泡沫很快就會消失。如果泡沫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消失,腎臟可能出了問題,需要就醫檢查。其實是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高,不容易消散。患者只是認為肉眼發現的血尿,說明情況已經很嚴重,其實,出現泡沫尿就應該早點做尿檢,通過儀器檢查可以早點發現尿液中的紅細胞。有的患者還會出現血糖升高,糖尿病并發癥也可引發腎衰竭。因此,血糖持續升高,也應該早做檢查。
腎衰竭的早期癥狀
1、浮腫。在發生腎衰竭的時候一個比較明顯的早期癥狀就是浮腫的現象發生,因為是大家比較容易發現的一種現象,是因腎臟不能肅清體內多余的水分而招致液體滯留在體內組織間隙,早期僅在踝部及眼瞼部浮腫,休息后消逝,若展開到持續性或全身性浮腫時,已病不輕矣。
2、困倦、乏力。人體會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疲憊的感覺,其實腎衰竭也是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的,是腎衰竭早期癥狀中最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由于惹起困倦、乏力的緣由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于工作緊張和勞累。若稍加休息而癥狀好轉,則更易被忽視。
3、血尿。一般在早期的時候很多的患者會出血尿的情況發生,如果在出現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提起注意了,發生血尿的同時,一般不伴疼痛或其他癥狀。血尿往往是間歇性的,發生一段時間后會停止,但會反復多次發作。所以在第一次血尿時就引起注意,及早就醫,就可獲得早期診斷。
4、腰痛。大概會超過50%的患者會出現腰痛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被患者誤診,所以對于患者應該謹慎。腰痛是癌灶增大牽拉腎包膜或壓迫周圍神經、肌肉組織的結果。多為腰部或上腹部鈍痛。偶有血凝塊往下排出發生劇烈絞痛,易被誤認為腎及輸尿管結石。
5、高血壓。由于腎臟有排鈉、排水的功用,腎功用受損時體內會發作鈉和水的蓄留。此時腎臟會分泌一些升高血壓的物質。因此,腎衰竭病人早期會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如果有高血壓加上凝血機制差易致鼻或齒齦出血,要留意。
6、面色泛黃。腎衰竭時,由于貧血所致面色無血色,由于這種表現發作和展開十分緩慢,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不會呈現明顯的“反差”,要仔細觀察。
如何早期發現慢性腎損傷?
1、觀察早期信號。慢性腎臟病在未診斷前可以出現許多癥狀,如疲勞、乏力,眼瞼、顏面、下肢水腫,尿中泡沫增多、尿色異常,排尿疼痛或困難,夜間排尿次數增多,腰酸痛,食欲減退,面色蒼白,呼氣帶尿味,皮膚瘙癢等。這些癥狀均不具有特異,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盡早到醫院就診,完善相關的理化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
2、定期體檢。定期體檢也是發現慢性腎臟病最有效的方法。很多患者無癥狀性血尿、蛋白尿及腎功能減退都是通過定期健康體檢查出來的。常見的腎臟病的檢查有尿液檢查、腎功能及腎臟B超等。另外,對于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需要依靠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來發現早期腎臟損害。常用的檢查項目包括:尿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胱抑素C;腎臟B超;腎臟ECT。
3、高危人群的篩查。采取相應手段實時追蹤、評估腎臟情況也是發現腎臟病的重要手段。這些人群應當關注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還應該關注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更敏感、更準確的檢查項目,至少每半年監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及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腎損害。老年人隨年齡增加,腎功能也在逐漸衰減,也應半年化驗一次腎功能。
高危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代謝性疾病患者;腎臟病家族史者;65歲以上的老年人;長期服用有腎毒性藥物的患者;
此外,慢性泌尿系感染、尿路梗阻、過度飲酒、一側腎切除或先天性獨立腎、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高蛋白飲食、吸煙,以及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這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當關注相關癥狀并定期體檢。
(東方紅星,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2900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