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腎病、尿毒癥是什么關系,應如何預防尿毒癥

糖尿病腎病(abetic kidnev disease,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腎臟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
我國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腎病,已成為尿毒癥的主要原因。與沒有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腎病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因此,早期診斷、預防與延緩DKD的發生發展,對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如何早期篩查糖尿病腎病?
研究顯示,我國DKD的知曉率不足20%,治療率不足50%。定期篩查有助于早期診斷,延緩DKD進展。篩查包括以下檢查項目。
1.尿常規:最簡單的檢查方法,出現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腎病,但不能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
2.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大于30mg/g為尿白蛋白增加,且在3-6個月內重復檢查,3次中有2次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擾因素可以診斷白蛋白尿,能夠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
3.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指標之一。
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會發生糖尿病腎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時即可伴有糖尿病腎病。
因此,2型糖尿病和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腎小球濾過率檢測,這種篩查方式有助于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如何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通常是根據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增高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情況做出診斷。
合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助于DKD的診斷,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腎病患者,的DKD患者常合并視網膜病變,但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起病時即出現腎病,但不伴有視網膜病變。病因難以鑒別時可行腎臟穿刺病理檢查。
糖尿病腎病如何分期?
糖尿病腎病根據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分為A1-A3期:
A1期:白蛋白與肌酐比值<30 mg/g;
A2 期:白蛋白與肌酐比值30-300 mg/g;
A3 期:白蛋白與肌酐比值>300 mg/g。
糖尿病腎病危害很大,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重在預防:在生活方式干預的基礎上,一定要全面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代謝指標,定期檢測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腎小球濾過率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保護我們的腎臟,遠離慢性腎功能衰竭。
作者:梅高財 主任醫師
作者單位: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懷化市腫瘤醫院)腎病內分泌科
懷化市糖尿病學專業委員會
懷化市糖尿病康復協會
許嶺翎 北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