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與診斷標準

編輯:海霞
糖尿病腎病早期的臨床表現,和一般的糖尿病患者沒什么區別。
第一項臨床特征是尿的白蛋白增加。 尿的白蛋白的概念分三個程度: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 檢測尿的白蛋白有三種方法 1.隨機查尿,一次就行。 它的作用什么呢?看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單位是“毫克/克”,英文簡稱是ACR,檢測較方便,查一次尿即可得出穩定的結果,是目前臨床推薦使用的檢測方法。如果以白蛋白和肌酐的比值來講,正常的白蛋白是小于30毫克,微量白蛋白尿是30毫克到300個毫克,大于300個毫克就達到大量的白蛋白尿。 2.查24小時尿白蛋白的排泄率,收集24小時尿檢查,單位是24小時毫克。 如果按照24小尿白蛋白定量來計算,小于30個毫克24小時,叫做正常白蛋白尿,30--300個毫克24小時是微量白蛋白尿,大于300毫克24小時,就形成大量白蛋白尿。 3.查一段尿,收集4小時或者8小時的尿液,查尿的白蛋白的排泄率,單位是每分鐘微克。 如果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來看,每分鐘20個微克/分鐘是正常的,20--200個微克/分鐘是微量白蛋白尿,如果超過200個微克,就達到大量白蛋白尿。 尿的白蛋白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即便是尿常規檢查,當尿蛋白陰性的時候就可以早期發現它。 目前,可以用放射免疫方法檢測尿的白蛋白是正常的,確定是微量白蛋白尿,還是大量白蛋白尿,這是一個重要指標。 因此,我們希望糖尿病患者要進行尿的白蛋白檢查。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旦確診,就要查尿的微量白蛋白,1型的糖尿病患者5年以后要查尿的微量白蛋白,每年檢查一次,如果有問題的話,每年要檢測多次。 第二個指標是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 因為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均屬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變,這兩種病變往往是平行的,當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時候,預示著這位患者要得糖尿病腎病了,因此,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又一項重要指標。
目前主要參照這兩個指標:尿的白蛋白和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來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但是,存在例外情況。當出現以下七種情況的時候,可能是由其它原因導致的腎臟病:
1.病人檢測出大量白蛋白尿,但是沒有視網膜病變。
2.腎小球濾過率急劇的下降得很快。
3.大量的蛋白尿急劇增加,或者出現腎病綜合征。
4.頑固性的高血壓。
5.尿沉渣檢查出大量的紅血球是多型的七型的紅血球。
6.其它的系統癥狀和體征。
7.用ACEI或ARB藥物治療,兩三個月內,腎小球的濾過率明顯下降超過30%。
患者存在上述七種情況時考慮是否其它原因導致的腎臟病,這時建議做腎穿刺進行活檢來進一步確診。腎穿刺,是診斷糖尿病腎病的一個金指標。
關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我國有一項糖尿病腎病“共識”,提出了中國的三條診斷標準:
第一條:大量白蛋白尿。
第二條:有微量白蛋白尿,伴有視網膜病變,或者有視網膜病變伴有糖尿病腎功能損傷的任何一期。
第三條: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十年,伴有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患者出現以上三種情況之一,可以診斷為糖尿病腎病。
本文內容參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高彥彬教授相關文章,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