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增強農村急救站點建設縮短急救服務半徑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月26日訊 (記者 盧偉霞) 26日上午,記者從“新征程·新發展·新煙臺”主題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煙臺市將農村急救站點建設列為2022年重點民生實事。計劃利用2年時間,新建農村急救站點32個,屆時全市入網急救站點將超過80個。
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葵陽介紹,目前全市50家急救站中,位于城區急救站點38個,位于郊區(農村)急救站點12個,整體數量偏少,特別是農村急救站點偏少、急救半徑較大,局部區域救護車資源緊張、個別繁忙時段存在無車可派情況,因為急救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和高低峰的特點,高峰期一般在白天和早、晚上下班時段,夏季、冬季較春、秋偏多,也加劇了繁忙時段的急救資源緊張局面。可以說,急救站點不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急救需求不適應,已成為當前煙臺市急救體系建設的短板和弱項。
2020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合理布局院前醫療急救網絡,城市地區服務半徑不超過5公里,農村地區服務半徑10—20公里。2020年12月,省衛健委聯合省編辦、省發改委等十二部門聯合下發《山東省進一步完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和實施步驟。
為貫徹國家、省文件要求,補齊煙臺市急救網絡不健全的短板,助力鄉鎮振興戰略,將農村急救站站點建設列入“重點民生實事”,計劃利用2年時間,新建農村急救站點32個,屆時全市入網急救站點將超過80個,全市急救資源緊張局面將得到顯著改善,特別是能縮短相關區域的急救服務半徑,提高急救反應速度,提升全市急救服務保障能力,基本實現覆蓋城鄉、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院前急救服務體系目標,更好地全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