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本質是什么
我們人體構造的解剖學已經非常清楚,人體有206塊骨頭,大約693塊肌肉,約10萬根頭發,有78個器官。同時,組織學形態也是明確的,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再往下就是筋膜層。包括內臟及腦組織的組織學結構都是非常明確的。
但是疾病卻是千變萬化的,可能多數人印象中,皮膚科是小科,甚至很多醫院不重視皮膚科,實質上只皮膚科一個科的疾病都在2000種以上,而且仍有新的疾病在不斷發現中。
雖然疾病種類繁多,我們學醫的多數連自己科的疾病的種類都認不全,似乎認識和揭示一個疾病的本質過于困難。我可以試著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除了遺傳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是受基因及母體受孕期間各種因素影響外,多數疾病是后天發生的,主要講的是后天性疾病的本質。
一是感染性疾病,從感冒、肺炎、結核、艾滋病到正流行的新冠,都是人體與外界微生物的關系引起的疾病。
二是腫瘤,腫瘤多數病因不清楚,但某些因素與腫瘤的發生關系密切,如乙肝后肝癌、酗酒引起肝癌、幽門螺桿菌引起胃癌、飲食習慣引起的胃腸道癌、EB病毒引起淋巴瘤、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引起的淋巴瘤,有些物理因素如摩擦和日光照射也會引起腫瘤,如胃腸道腫瘤及皮膚腫瘤,從這個角度看,腫瘤是機體與微生物和生活習慣相關的結果。
另一個與腫瘤相關的因素是年齡,隨著年齡增長,人過了40歲之后,腫瘤的發生率急劇增加。也就是說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免疫系統殺死腫瘤的能力下降。
三是代謝性疾病,有一個疾病叫代謝綜合征,其特征是肥胖加上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可以有高尿酸血癥,部分病人可以有嚴重的痤瘡及銀屑病,這一組疾病的總體特點是機體調節能力變差,胰島功能變差無法完全降低血糖,脂代謝過程無法清除體內的脂質,血管調節能力變差致使血壓無法降至正常,這所有的異常狀態都是機體正常機能衰退或需要處理的代謝廢物過多,所表現出來的的一組異常狀態。
雖然這三類疾病狀態無法囊括所有的疾病,但總體來說,可以覆蓋至少60%的臨床疾病,其本質可以概括為,疾病是機體處理內外環境關系失調的一種狀態,由于機體在老化及肥胖狀態下,致使體內代謝狀態改變及處理機能減退的結果。
顯然,正確處理人與環境中微生物及異物,減輕機體的代謝負擔可能有助于預防部分疾病的發生。這是疾病領域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