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80萬糖尿病患者珍貴數據披露,上海醫生發起慢病管理新模式
原標題:全國80萬糖尿病患者珍貴數據披露,上海醫生發起慢病管理新模式
為慢病管理按下“加速鍵”,今天(2月26日),MMC首屆智慧慢病管理院長高峰論壇”在上海開幕,主題為“智慧醫療,健康中國”,來自全國多地的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5名院士、百名醫院院長,共同探討我國慢病醫療管理的新模式。
中國正加速步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上漲。常見的慢性病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病死亡率已占總死亡率的88%,呈上升趨勢。
以糖尿病為例,在我國,約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目前的糖尿病及并發癥診療管理存在嚴重不足,每年超過80萬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致死率達到7‰。
糖尿病血糖管理不好,將面臨致盲、致殘乃至性命的嚴重代價。那么,為什么就是管不好這些波動的血糖?這個問題困擾著醫生,也是大量患者的就醫“痛點”。
基于此,對慢性病進行健康管理已成為健康管理領域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早在2016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內分泌專家、上海瑞金醫院院長寧光發起MMC項目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并推廣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簡稱MMC)。這一舉措,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國家標準”。
突破原有治療模式,MMC以“一個中心、一站服務、一個標準”為理念,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同時連接起醫院、社區、家庭等事關糖尿病管理的三個重要場景,推行標準化、一站式解決方案。簡言之,患者在MMC中心就能解決糖尿病管理的所有相關問題,告別以往在多科室、多樓層“折返跑”的經歷。
這個方案也被稱為“智慧型”慢病管理。在MMC中心,配備了完整診療設備,通過物聯網技術,形成多場景綜合管理工具,借助云端整合,醫生基于院內、院外數據,實現患者的精準隨訪和管理。
今年,全國已有近1500家醫院加入MMC行列,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管理近80萬糖尿病患者。
隨著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項目在全國推廣,這種慢病管理模式的效果已在顯現。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衛慶公布MMC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MMC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其中,糖化達標率 (HbA1c<7%) 從基線 18.65% 顯著提升至 45.46%,代謝指標的綜合達標率從基線 6.20% 顯著提升至 17.94%(歐美14%),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代謝綜合達標率的提升意味著由糖尿病導致的血管、眼、腎、足等多個器官的并發癥將大幅減少,相應的致殘、致死率也會降低。
“我們欣喜看到,借助智慧醫學手段、后臺強大的算法支撐,達到一個標準、一個管理方式,見證了達標治療有效率顯著提升。”寧光院士稱,跟蹤研究已發現,通過這個管理方式的推進,對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改善都有效,MMC不是單純管理糖尿病,而是實現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這一類疾病組的管理。
他同時談到,對這類代謝疾病的管理不僅限于藥物,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活方式的改變,醫生們發現,從生活方式改變起,對糖尿病等代謝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
2022全國“1+X”(一家醫院+社區、家庭等多場景)工作同步啟動,旨在將MMC的經驗擴展到國內的每個市、每個縣,進一步“下沉”廣大基層,聯動體檢,打造慢病智慧管理綜合防控網絡。
代謝性疾病愈來愈高發,也引發越來越多醫學專家的注意。
眼科疾病與內分泌疾病息息相關。內分泌疾病可以通過影響全身循環、代謝及眼局部微循環等導致眼科疾病的發生。中國工程院院士范先群闡述了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及垂體-下丘腦疾病等較常見內分泌疾病的相關眼科疾病的特殊表現、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法。他談到,人工智能與醫療決策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在眼科領域也展現出獨特優勢,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構建內分泌相關眼病篩檢流程,并通過互聯網遠程管理,可進一步完善內分泌相關眼病的管理。
糖尿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從發育起源和表觀遺傳角度探討其發病為該領域開辟了嶄新方向。妊娠期糖尿病(GDM)使胎兒發育暴露于宮內高糖環境。“我們利用動物模型首次發現GDM血糖控制顯著改善子代代謝紊亂,但高脂飲食喂養后,治療帶來的保護作用消除。一系列研究提示,GDM預警比診斷更重要,臨床篩查和干預時間應前移!”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領銜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配子-胚胎源性疾病學說,受到世衛組織采納和支持,牽頭在全球開展“健康生命軌跡計劃”研究,探索源頭防控慢病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新路徑。糖尿病防控任重道遠,從生命早期預防技術路線已開啟。
中國科學院院士滕皋軍就介入治療相關話題作了報告。滕皋軍院士指出,介入治療伴隨著醫學的發展應運而生,是介于內、外科治療之間的第三種治療方法。歷經40多年的發展,中國介入治療在腫瘤、神經、泛血管等疾病的診治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滕皋軍院士引領的介入手術在代謝病治療中開啟了新的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就數字醫療、智慧醫院相關話題作了報告。寧光院士指出,發展數字醫學,推動數字化轉型,打造未來智慧醫院,已成為瑞金醫院“高質量發展”體系中的重要建設內容。圍繞如何以“數字醫療服務”提高患者體驗度、以“數字醫學技術”提高醫者感受度、以“數字醫院管理”提高管理者的掌控度,瑞金醫院重點布局走出了一條從數字化醫院到智慧醫院的新發展道路。
作者:唐聞佳
編輯:唐聞佳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源:受訪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