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醫患供需,聚焦數字療法在慢病管理領域的創新應用
(原標題:重塑醫患供需,聚焦數字療法在慢病管理領域的創新應用)
據IQVIA艾昆緯咨詢發布的一份報告表明,目前全球共有超過35萬款數字健康 App 正在為消費者服務。COVID-19疫情迫使患者和醫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快地適應線上健康平臺,因此,遠程醫療APP、健康類APP越來越多地在被人們所關注,下載量遠遠超過疫情發生前。
與此同時,數字療法(DTx)的概念也被推上了風口,成為大健康產業的熱門。DTx是主動健康干預技術和數字健康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為患者、醫者和醫療機構提供數字化服務手段,可以預防、管理或者治療某些疾病。如預防糖尿病的軟件、高血壓管理App或治療精神疾病的游戲等,重構了醫患供需關系,提升了可及性和依從性。
雖然數字療法這個詞聽起來多少有些未來感,但實際上這個概念已經走進現實。當前市面上90%的數字療法都集中在四大領域:即精神疾病領域、慢性病領域、腫瘤領域和康復領域。醫療健康領域在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有一些創新企業很早就開始探索,將技術與循證醫學相結合,變革個性化的患者醫療和健康管理,也并沒有刻意去套數字療法的概念,而當數字療法的理念被廣為人知時,才發現其實一直在做這件事情。
作為被國際數字療法聯盟(DTA)認證為會員單位的首個中國企業,妙健康一直低調耕耘于數字健康領域,依托多年的健康管理數字化能力,打造了數字化慢病生活方式干預平臺,并基于此開發出主動健康干預數字療法,為患者提供具有循證醫學證據基礎的多維度生活方式干預措施,提供包括疾病預防、治療和管理健康等服務內容。
妙健康所研發的數字療法是面向糖尿病、高血壓、醫學肥胖等患者,實現改善其健康的功效,并且多款慢病管理數字化產品已逐步成熟走向市場的同時,為服務找到了可靠的買單方。
以糖尿病為例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達12.8%,糖尿病患病人數達到1.2億人,此外還包括高達4億人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據估算,中國花費在糖尿病相關的健康支出約為1090億美元。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經過多年實踐,妙健康探索出通過糖尿病數字化管理路徑,幫助患者實現“主動健康管理”。實際上,二型糖尿病可治、可逆轉、可停藥,這種數字療法將賦能糖尿病逆轉的標準化管理,可以與藥物及其他療法結合,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國外前沿的研究已表明,不打針、不吃藥,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飲食、運動、睡眠、壓力等干預)把體重控制住也能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新發的糖尿病患者減肥10公斤以上,60%的人不打針不吃藥也能維持血糖正常,減肥15公斤以上,80%的患者也能維持血糖正常。
妙健康的做法就是通過提供主動式管理服務控制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通過APP、小程序和專屬客服隨訪服務,詳細記錄用戶日常指標監測、醫囑執行,結合生活方式數據規范用戶的日常行為來控糖,出現問題時及時提供干預服務和醫療協助服務,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病率。
結果顯示,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顯著降低受試者后續的視網膜病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全因死亡率。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糖尿病累計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藥物不再是治療疾病的唯一衡量標準與干預手段,大量的病人可以減少用藥,科學有效地健康促進。
這背后離不開妙健康搭建的妙+物聯網健康大數據平臺,為用戶做好持續性、多維度的健康管理數據追蹤,以及H-健康風險分級管理平臺,對用戶進行健康風險分級、分析,提出以H值量化健康狀況;再借助M-人工智能健康干預平臺,自動生成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
精準營養、科學 運動、血糖監測、心理疏導和藥物干預相結合,可喚醒修復改善胰島功能,同步肝功能修復,肌肉量提升,對因治療平穩血糖,實現糖尿病逆轉。結合藥物或醫療器械,明確的循證醫學指南治療,這樣的糖尿病數字化管理能夠實際為患者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買單方有哪些?
從趨勢來看,集中在慢病管理的數字療法基本上能在不同維度找到支付可能,尤其是糖尿病管理領域這類具有較大人群基礎的產品。數字療法雖然無法徹底替代藥物,但卻能給患者提供更好的關懷,幫助其鏈接醫、藥、險等優質服務,用技術去更好地服務于用戶,創造價值。
鑒于我國國情,慢病管理領域數字療法未來可能有四大買單方,即個人自付、藥企、醫保、商保。個人自付可能會看剛需,集中在精神疾病領域,醫保作為支付方難以支撐數字療法的快速規模化。因此,藥企和商保是對于數字療法較為看好的支付方,此前本身也對互聯網醫療感興趣。
基于多年服務保險行業的思考,妙健康努力將數字療法與商業保險的支付環節打通,一是因為商業健康險介入慢病管理的成本效益優勢大;第二,數字療法對慢病患者保證有效服務、爭取高效服務,而真正經過長期有效驗證可以積累一定數據,得到可參照的經濟學模型,幫助保險控費。
因此,妙健康幫助險企打造了“保險+健康管理”數字化中臺,通過提供一站式SaaS解決方案,向代理人、保險公司、用戶和服務支持端提供數字化升級工具,改變健康險經營模式。將數字療法嵌入到健康險產品中,提升向非標體慢病人群的覆蓋能力,讓保險公司為數字療法的服務付費。
以控糖衛士為例,這是由妙健康旗下“妙保”保險科技平臺與亞太財產保險公司共同開發的中國首款糖尿病管理式醫療保險,通過對于糖尿病人的日常管理達到降低并發癥發病率,延長病程的目的??靥切l士的主要創新點在于突破了傳統保險的投保限制,極大的擴大了糖尿病保險的可保人群范圍,而且對于血糖范圍不設置限制,70歲以內未發生過并發癥的糖尿病人群均可投保。類似于這種的“控壓衛士”健康險產品也將高血壓人群納入保險范圍。
事實上,數字療法正在填補過去和現在的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巨大缺口,對于整個行業,不管是研發生產端、流通方,還是支付方都帶來了巨大的藍海。未來,相信隨著技術進步和新的政策格局可能會導致針對更廣泛健康狀況的數字健康干預措施激增,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提供高質量、經臨床驗證的治療干預措施,完成保險產品、健康管理服務、醫藥服務的完美銜接,這種以患者為中心,納入全生命周期管理,且真實有療效,對患者有幫助的數字療法,也能在一個多方獲益的場景之下,產生不同的買單方,最終讓行業擁有更多的正向積極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