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出現爛腳這個并發癥之前有什么征兆沒有?

糖尿病患者在出現爛腳這個并發癥之前都會有哪些癥狀,下面我再次為大家科普下相關知識,以及預防措施,以便可以盡早的發現家中的老人足部異常情況,能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治療,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
糖尿病患者在出現爛腳之前的明顯癥狀:
1.間歇性跛行:患者早期的時候會出現下肢血供應不足,走路都非常費勁,還會出現間歇性跛行,情況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小腿疼痛。
2.足部感覺遲鈍,走路像踩在棉絮上 :糖足帶來下肢神經的病變,會使患者的下肢皮膚容易因無汗而干燥,并且下肢經常會伴有刺痛、灼痛、麻木、甚至感覺遲鈍或喪失,走路時會有腳踩棉絮的感覺。
3.下肢皮膚干燥,肌肉萎縮:長期患者血糖不穩定會引起下肢血管、神經的病變,由于營養不良,肌肉出現萎縮,皮膚變得干燥彈性差,皮膚溫度降低,還會出現皮膚色素沉著。雙足底比較干燥、明顯出現一層層的干皮。
4.蚊蟲叮咬起包、穿不合適的鞋子磨出水泡、因下肢神經病變導致下肢足部感覺失敏在洗腳過程中,總覺得水溫低,一直加,由于水溫過高而燒燙傷、水泡等,這些都是引發糖尿病爛腳的必然因素。
如何有效預防糖尿病爛腳的出現:
一、控制好血糖 這是確保血糖正常,不發展成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的基礎。如果代謝控制不好,就有發生潰瘍的風險,而糖化血紅蛋白持續升高,潰瘍就會遷延不愈或復發。
二、洗腳用溫水 洗腳要用溫水,37℃左右,與體溫大致相當即可,由于疾病的影響,糖尿病人的輕觸覺、溫度覺、痛感都在減弱,所以對水溫不敏感,水很燙也不知道,所以最好是準備個水溫計,洗腳前先試一下水溫。
三、鞋襪勤洗刷 鞋襪穿著時間過長,如果本人腳部還容易出汗,就可能引發真菌感染,出現腳癬,脫皮起屑對糖尿病人是很嚴重的,所以鞋襪一定要勤洗刷,保持腳部干爽。
四、別總換新鞋 皮鞋鞋底硬、透氣差,其實是不適合糖尿病人的,而布鞋、休閑鞋則比較適合,買鞋時要挑鞋頭圓、鞋底厚、柔軟的鞋子,最好也別選露腳趾、腳跟的涼鞋,容易出現劃傷、磕傷。
五、趾甲小心剪 剪趾甲最好是在剛洗完腳時,這時趾甲比較軟,更容易修剪。趾甲最好修成方形,別在趾甲縫處留尖角扎進肉里。我們很多人小腳趾的趾甲是兩瓣的,注意把小的那一瓣修圓潤,別被襪子刮住豁開。
六、雞眼別擅拔 腳部長個雞眼、腳墊是難免的,但糖尿病人最好別自己修,也別隨便找個修腳店,最好請專業醫生看一下再決定怎樣處理。
七、每天看下腳 每天早晚,睡覺前或醒來后,養成看一眼腳的習慣,包括腳趾縫,看看有沒有異常。
通過以上的醫學科普,希望知友們能把它科普給自己家中患有糖尿病的家人們,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避免嚴重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