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記憶變差、情緒不對,警惕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于老年性糖尿病而言,除了一般糖尿病的特征,更需要關注的是身體衰弱、認知功能下降以及情緒的變化。
那么身體衰弱、認知功能下降等癥狀和糖尿病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長期血糖增高,會危及大血管,而且人的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皮膚等全身各個方面都會受損,除了一般糖尿病的這些特點,老年糖尿病的朋友在身體衰弱、加速失能、認知功能以及情緒變化方面更應該加以關注。
雖然目前糖尿病和認知功能障礙之間關系的具體相關機制尚未明確,但有研究發現,慢性高血糖可能會促進腦血管疾病的發展,反復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影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大腦功能。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盡量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呢?
1、多喝溫水
高血糖會使得人多上廁所,身體過多過快失去水分。會使整個身體中的血液容量下降,血液濃縮,易引起血糖更加升高。因此不管是否口渴,高血糖患者都應該每天飲水1000-1500毫升,以及時補充流失的水分,特殊情況下,應額外增加體內水分。每天在清晨和臨睡前,活動前后都要適量飲水,每次飲水量為200ml左右。最好分2-3次飲用,注意不要一次飲用過多。存在心臟病或腎臟并發癥的患者則需要適當限制液體的攝入,具體細節應該去咨詢醫生或營養師。
2、少吃多餐,降血糖
多吃幾餐,每餐少吃,可以避免對胰島素的分泌產生過強的刺激作用。日常用粗制谷物代替精制谷物,每餐可以選用洋蔥、黃瓜、絲瓜、番茄、苦瓜等蔬菜。
補充含有鉻元素的食物,如粗糧、小麥、花生、蘑菇、肝臟、牛肉、雞蛋等。
鉻可以激活胰島素,是正常糖代謝以及脂肪代謝的必需微量元素,補充鉻元素可以降血糖、降血脂。
3、增加活動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煉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鐘,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藥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藥物治療。
4、定期監測血糖
治療糖尿病最基礎的手段就是監測血糖,它有利于醫生和患者了解病情,而且它是衡量飲食、運動、藥物治療正確性和適量性的基礎。成功治療糖尿病,最關鍵的也是做好血糖監測工作。勤于檢測,心中時時有“血糖”。要時常測量自己的血糖,當自己的血糖偏離正常值,要及時調補,如果病情嚴重的要及時去醫院就醫。
5、正確選擇用藥
當病情與藥物種類和劑量不相稱、藥物配伍不當、中西藥復方藥濫用,都會導致血糖失控、波動過大或發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請專業的糖尿病醫生幫您制定用藥方案,定期復診調整。藥物的使用不能照搬照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