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減肥”不靠譜果糖超標須警惕
(原標題:“水果減肥”不靠譜 果糖超標須警惕)
秋季是水果上市最集中的季節(jié),部分秋令水果早已搶鮮上市,冬棗、柚子等通通被擺上水果區(qū)“黃金位置”。那么,水果怎么吃更營養(yǎng)、健康?水果真的“早上是金,中午是銀,晚上是鐵”嗎?糖尿病人群,是不是就告別水果了呢?
警惕果糖大量攝入 “水果代餐”是減肥誤區(qū)
水果可以給人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由于口感香甜,更易被大家接受,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水果。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營養(yǎng)魏幗醫(yī)生提醒,“但吃得是否正確,我們首先要考慮吃水果的頻率。”
事實上,某種食物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首先體現(xiàn)在食用頻率上。魏幗補充說,“試想間隔很久才吃一次的食物,對于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有多大呢?因此,建議人們每天都要吃一些水果。”
既然每天都要吃水果,那么我們每天水果的具體食用量是多少?
魏幗醫(yī)生臨床上遇到很多采用水果減肥法的人,他們問“為什么不吃飯光吃水果,體重還是降不下來?”事實上,不吃飯減肥的觀點本身就不對,單純通過吃水果減肥也不太靠譜。魏幗指出,由于水果口感好,同時飽腹感又不是很強,人們通常不知不覺食用過多水果。食用過多必然造成能量超標,這樣長期下去,體重無法下降很正常。
此外,由于水果中含有的果糖屬于雙糖類,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如果大量攝入果糖,可能會對人體血糖造成影響,引起血糖波動。因此,魏幗建議人們每天水果食用量在200克至400克左右即可。
飯后吃水果易發(fā)胖 兩餐間食用水果為宜
其實對于正常人群來說,水果什么時候吃都是可以的。魏幗解釋,因為人體的營養(yǎng)攝入是要看整體能量、營養(yǎng)素配比等多方面內(nèi)容,所以只要水果的食用量是在合理范圍內(nèi),同時其他食物的攝入量也在正常范圍內(nèi),是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
但是,很多人習慣在晚飯后再食用水果。當人們晚飯食用量超標,而又不增加運動量時,就會出現(xiàn)整體能量攝入增加的情況,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肥胖等問題。基于此,魏幗建議,“在兩餐之間食用水果為宜,我們可把水果作為正餐的補充,可以增加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攝入。”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糖尿病人群來說,只要血糖控制平穩(wěn),在兩餐之間食用少量的水果也是可以的。并不是說患了糖尿病,就要告別水果。
此外,魏幗指出,“水果的營養(yǎng)價值和蔬菜類似,但也不能完全替代,所以每天的均衡飲食中,還是要保證蔬菜的攝入量。同時,合理膳食是要全方位考慮的,所以除了水果之外,大家還要注意其他食物的均衡攝入,才能保證健康。”
陽葉萍
(原標題:“水果減肥”不靠譜 果糖超標須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