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糖尿病(醫案)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足分享
原標題:株洲糖尿病(醫案)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足分享
中醫助力糖尿病足恢復全過程
劉先生,男,51歲。
首診:2019-1-27
主訴:發現血糖升高8年,左右足底前部疼痛2月,破潰15天。
現病史:該患者于8年前無明顯誘因發現體重下降,進食量明顯多于正常,到醫院檢測血糖發現高于正常,之后連續檢測幾次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明顯增高,確診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雙胍片控制血糖,自訴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在6.2一8.0mmol/L之間波動。2個月前幫朋友在地下車庫坡道上推車擦破足底,出現雙足底疼痛,呈持續性刺痛,無瘙癢,由于在家中未及時處理及護理不當,疼痛部位出現破潰并逐漸出現感染,疼痛加重。到湘雅附二進行治療,效果不明顯,感染程度越來越嚴重,醫院建議截肢處理。患者不接受截肢治療,后經人介紹來乾熙堂中醫館就診。現癥見:由家人背進診室,神志清,面容憔悴痛苦。雙足底可見不同程度皮膚破損,左足底前部可見4*6cm大片潰瘍區,右足底前部可見2*4cm潰瘍區,局部腫脹、滲液,可見膿性分泌物,氣味腥臭,黑色痂皮覆蓋,疼痛夜晚加重。雙下肢膝以下輕度凹陷性浮腫,無下肢靜脈曲張,雙足部皮溫高,雙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納呆,睡眠因疼痛難以入睡,二便尚可。舌質紅,苔黃厚,脈滑數。
42付中藥保住一只腿
劉劍石教授認為患者正處于急性發作期,以邪盛為主,為濕熱流注下肢,化毒成膿,以四妙湯清熱利濕、活血通絡,再加蒼術、車前子、茯苓、川牛膝、黃柏、薏苡仁、澤瀉、藿香、厚樸等藥清熱利濕,蒲公英清熱解毒,一共7劑。另外,大面積的碘酒消毒患處。
處方如下:
金銀花30g、黃芪30g、當歸12g、甘草 5g、蒼術12g、車前子15g、 茯苓15g、 川牛漆12g、廣藿香12g、 厚樸12g、炒薏仁30g、黃柏12g、澤瀉12g、 蒲公英15g
每日1劑,水煎,飯后分兩次溫服。
2月13日二診,患者雙足底瘡口腫脹、滲液、腥臭氣味明顯減輕,疼痛減輕,無雙下肢膝以下浮腫。食欲增加,睡眠、二便尚可。舌質紅,苔黃稍膩,脈數。劉劍石教授減少了清熱利濕的藥物,增加皂角刺、紫花地丁、連翹等清熱解毒排膿的藥物,另外,加天花粉,一方面考慮到患者有糖尿病陰虛內熱的內在病機,一方面防止熱久傷陰。繼續服藥7劑。
2月21日三診,患者雙足底瘡口已無腫脹、滲液、腥臭氣味,疼痛明顯減輕,雙足有麻木感,口干,其余尚可。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數。劉教授認為,患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目前患者以氣陰兩虛為本,濕滯絡瘀為標,繼續在前方基礎上加減,服藥5劑。下圖為當天雙足底的照片。
2月25日,患者發來左足底的照片,瘡口黑色痂皮部分脫落,局部無紅腫、滲液,圖如下:
3月1日四診,患者雙足底瘡口無腫脹、滲液、腥臭氣味,稍有疼痛感,雙足麻木感、口干緩解,其余尚可。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數。繼續前方基礎上加減,服藥7劑。
3月7日,患者發來圖片,自述因為感覺足底基本快好了,前天和親朋好友一起聚餐,很高興,吃了新鮮的竹筍、海鮮,喝了白酒,瘡面又開始紅腫化膿,疼痛加重。圖如下:
3月8日,五診,患者疼痛明顯,在前方基礎上加乳香、沒藥行氣止痛。服藥5劑。
3月9日,清洗瘡面后圖如下:
3月10日,左足底瘡面范圍縮小,圖如下:
3月11日,左足底瘡面紅腫減少,無滲液,圖如下:
3月14日,六診,患者雙足底再次感染的情況基本得到控制,現雙足底瘡口無腫脹、滲液、腥臭氣味,疼痛減輕,其余尚可。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數。繼續前方基礎上加減,加大黃芪量至50克,黨參30克,服藥3劑。
3月15日,瘡面縮小,局部干燥無滲液,圖如下:
3月18日,七診,患者雙足底瘡面縮小,無腫脹、滲液、腥臭氣味,疼痛減輕,雙下肢有冷和麻木感,其余尚可。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數。繼續前方基礎上加減,加桂枝12克溫通經脈,服藥5劑。
3月19日,左足底瘡面縮小,干燥,圖如下:
3月22日,左足底瘡面明顯縮小,小瘡面已愈合,大的瘡面新的肉芽組織和上皮生長,圖如下:
3月24日,瘡面新的肉芽組織生長,圖如下:
3月27日,足底瘡面繼續縮小,逐漸結痂,圖如下:
3月30日,八診,患者雙足底瘡面逐漸恢復,局部無紅腫熱痛,腐肉已盡,疼痛較輕,伴有神疲乏力,舌質暗紅,舌苔薄膩,脈細弱。劉劍石教授考慮患者由于成膿長肉的過程中耗傷氣血,在前方基礎上減少清熱祛濕解毒藥品劑量,加大益氣托毒藥品如黨參、黃芪的藥量,加強補托之效;加雞血藤養血活血通絡。服藥3劑。
姚教授認為在整個用藥過程中使用補法,一定要注意補中有清、補中有活、補中有利。例如,補血之劑多用當歸、雞血藤等補血活血之品,少用熟地、阿膠、白芍等滋膩補血之劑,補而不滯;補氣之品多用黨參、生黃芪、白術等;補陰多用玄參、天花粉、白芍等,佐助補陽藥多用補骨脂、桂枝等。
4月6日,雙足底瘡面完全結痂,圖如下:
4月15日,雙足底瘡面部分掉痂,圖如下:
6月1日,雙足底瘡面基本愈合,圖如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而又嚴重的合并癥,以病程長,難治愈,高經濟負擔,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為特點,屬中醫“消渴病”、“痹”、“脫疽”等范疇。
患者不愿意接受西醫截肢方案,于乾熙堂中醫館劉劍石教授處,歷經2個月,共服藥42劑,雙足底瘡面完全恢復,避免了左足截肢,極大的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多次表達了對劉劍石教授的感激之情,并充分的肯定了糖尿病醫院的專業技術與服務水平。
最后,姚遠林教授溫馨囑咐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后,首先要遵醫囑按時吃藥,控制飲食,適當進行鍛煉減肥,積極控制好血糖。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天做足部清洗衛生,如果有足部潰瘍或摩擦傷等足部問題,應該及時處理。
患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鞋子和襪子,要避免緊口襪,防止因為不適合而影響足部血液循環后造成足部摩擦傷,且建議患者應穿白色襪子,這樣可以方便觀察足部局部破損后及時發現,及時就醫。
護理足部時,要選擇適合的水溫,防止燙傷腳部而引發足部潰瘍。在寒冷的季節,主要是做好足部保暖,防止發生凍傷或因為血液循環受阻而發生壞死的病足。
防患于未然是減少糖尿病足發生的最主要的方法。
湘潭糖尿病醫院主要治療糖尿病及由糖尿病引發的各類并發癥,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皮膚病(瘙癢、濕疹、帶狀皰疹)、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神經病變(四肢麻木、疼痛)、糖尿病眼病(眼底出血、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病變(高血壓、冠心病、心衰、中風)、糖尿病引起的頸肩腰腿痛、尿路感染等。本院已開設的科室有糖尿病專科、內科、內分泌科、外科、眼科、中醫科、疼痛科、老年養護等。本院根據糖尿病的特點,采用中西結合一體化治療、取長補短,制定出了治療糖尿病的獨特方法和藥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