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遇緊急情況 如何正確應對?
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作為家長要時刻注意,尤其是開始走路比較調皮的時候。兒童活潑好動,自從會走以后,便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及探索欲,于是各種危險便隨之而來,那家長遇到各種緊急情況要如何早期干預才能避免不良預后呢?接下來兒科張微大夫就來科普兒童常遇到的幾種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辦法。
01
誤服藥物
最近急救室總是收到各種誤服藥物的孩子,年齡從最小的是1歲,藥物品種也是五花八門,集中在成人的降壓藥、降糖藥、減肥藥等幾大類。此類藥物一般對消化道無刺激,單次劑量過大一般會加重肝腎負擔,造成藥物性肝腎損傷,同時會擴大上述藥物的反應,如出現低血壓、低血糖等。
如家長發現孩子服用上述藥物:
①首先可以刺激咽部催吐,如催吐成功,可不著急來醫院,觀察24小時左右如無上述低血壓、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基本不會有不良后果;
②如未能催吐成功,建議積極來醫院洗胃盡量減少藥物吸收,切忌給孩子吃飯、喝牛奶等,反而給洗胃造成困難。最佳洗胃時間是4小時之內,當然越早越好。
02
驚厥
驚厥是急救室最常遇見的癥狀,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驚厥,家長第一時間能做的是將孩子安置在安全沒有潛在危險的環境中,同時將患兒的頭部側向一邊,以免引起窒息,不建議掐人中等操作以免造成外傷感染,如情況允許可在患兒口角一側給予壓舌板一類的物品以免咬傷自己,切忌外力掰開口腔或外力掰直四肢,以免造成人為骨折及脫臼等,如已經在抽搐,不建議此時喂水喂藥,上述操作的同時積極撥打急救車等尋求專業幫助。
03
嚴重過敏
春秋季是過敏的高發季節,合并呼吸困難、休克等是嚴重過敏的表現,建議過敏嚴重的孩子最好能隨時攜帶抗過敏藥物,如7歲以上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可自己攜帶,但僅攜帶一次用量,以免造成藥物過量;如年齡小無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可交給老師或其他照顧者,如早期出現皮疹、咽部不適等過敏癥狀,積極給予抗過敏藥物口服,同時合并呼吸困難、大汗、心慌等癥狀的孩子,建議積極送往醫院評估,酌情給予腎上腺素或者、霧化、激素等治療措施。
04
吞入異物
兒童進食匆忙,容易將魚刺、果核等誤咽,同時由于興趣廣泛,喜歡將玩物放入口中,當哭鬧、跌倒時,異物易墜入咽部,一旦發生上述情況,家長切忌慌張,如果沒有呼吸困難等表現,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并立即禁止其進食任何東西,包括喝水、喝醋、吃饅頭等,并迅速就醫。如果在咽部異物的情況下,同時有其它食物吞咽史,在異物未找出時可行鼻咽喉鏡檢查。如果孩子吞咽異物后出現呼吸困難,及時給予海姆立克法急救的同時,盡快撥打急救車尋求專業人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