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嚴管“瘋狂吃播”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韓雯
近年來,憑借驚人的食量,一批“大胃王”網紅在韓國社交媒體迅速躥紅。在網絡直播中,網紅“挑食的新姐”一次性吃下10人份炸醬面,人氣小哥“BANZZ”一口氣吞掉50個雞腿和8人份鐵板雞……大快朵頤給這些“吃播”帶來了極高人氣,不少觀眾通過看“吃播”來獲得“代替滿足”,一些獨自進食的人則感覺到被陪伴,健身人士還會邊運動邊看“吃播”。
2009年,“吃播”文化在韓國網絡平臺興起。隨著單人家庭增加、自媒體發展,以及“代替滿足”等因素的作用,“吃播”不僅在亞洲掀起熱潮,甚至擴散到歐洲、北美等地區。為了吸引流量,越來越奇怪的“吃播”形式和內容引發了政府和大眾的擔憂。
韓國園光大學教授樸恩淑認為,“吃播”本人不僅會因此發胖,還會帶來群體效應。據韓國統計廳透露,2021年,韓國19歲以上成年人肥胖率達37.2%。“吃播”節目中往往會出現短時間內吃完大量食物的場面,這不僅會增加體重,還會嚴重威脅健康。另外,“吃播”往往主要食用一種食物,很難滿足攝入多種營養成分的需要。不僅如此,“吃播”還會刺激青少年攝入大量高熱量食物,可能引起青少年暴飲暴食等飲食障礙。
不少家長擔憂地表示,“吃播”面前堆積著幾十樣不健康食物,還理所當然地吃著,小朋友之間形成“別人在吃,我們也可以吃”的氛圍,這樣將對孩子的健康產生極大負面影響。首爾大學醫院對1200名民眾展開調查顯示,64.2%的人認為觀看“吃播”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并有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對“吃播”實施一定監管。
為了解決國民肥胖以及“吃播”引發的一系列問題,2018年韓國保健福祉部及有關部門聯合發布“國家肥胖管理綜合對策五年計劃”。該計劃從4個領域著手,實施36項細則,在眾多細則中,有一條引發了韓國媒體和網民的熱議。即從2019年起,有關部門針對有暴飲暴食傾向的電視節目、社交媒體內容、廣告等制定指導意見,并建立監測系統。2022年12月,韓國“媒體改革市民團體”在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支援下,制定了《為兒童健康飲食的媒體內容制作及廣告指南》。其中,包括減少高熱量、低營養食品的曝光,不過度出現超過推薦攝取量的食品,或拍攝食用這些食品的場面等。
韓國大眾文化評論家金憲植表示,政府對“吃播”實施監管非常有必要,不僅是平臺自身要進行限制,還要進行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的審議。金憲植還建議,從內容制作者角度來說,暴飲暴食的“吃播”形式并不能走得長遠,應該打造以健康為導向的內容,引導大眾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