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心理,認識自身
原標題:心理學:研究心理,認識自身
目錄
Contents
關于學科本身 學科的知識結構 專業前景關于學科本身
本篇文章中的“心理學”指的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理學(07)”下的“心理學類(0711)”。含“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兩個細分專業。
01
心理學的“5個W”
What: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行為的一門科學,也是一門關于如何認識自我的科學。
心理學有文理協同,理實交融的特點。在理論研究中,心理學從生理基礎、發展機制、個性特質和群體動力等不同層面嘗試解釋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在社會實踐中,心理學從教育學習、畢生發展、心理健康、人力測評等多方面助力“國家急需”的應用產品。
Who: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行為,也會研究動物的行為。
Where:心理學研究來源于生活,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的場景中、實驗室內、線上的新媒體網絡世界、以及其他特定的研究場景(如,心理咨詢室內)。
When:心理學研究在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通常會在工作日的白天進行。但特定的研究也會在夜晚實施,如睡眠研究的實驗。
How:學習心理學需要具備很多“過硬的知識和本領”。
例如,在實驗設計上,需要考慮使用實驗室研究/自然觀察/問卷訪談等等;在實驗室研究中,如果是認知方向或社會心理學方向,通常需要學會至少一種實驗設計的工具,如E-Prime、Inquisit、Python、Matlab、Psychtoolbox等等;在數據分析時,心理統計和測量的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至少掌握基本的SPSS軟件。
而想要在心理學科研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的同學,研究的問題會越來越復雜和深入,則需進一步學習Mplus、R語言、SEM、Python等軟件。
還在讀高中的同學可能會對這么多奇奇怪怪的軟件望而卻步……但其實,通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只要認真聽課、及時溫習、對心理學科懷有熱情并且不懈努力,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心理學人不在話下!
02
那些對心理學學科的常見誤解
學心理不是學算命!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不是玄學。我們必須拿事實和數據說話!
親戚朋友“心理有問題”不是學心理的就可以隨便解決TA的問題、甚至改變TA、治好TA!→存在心理困擾需要主動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如果有更嚴重的問題(如,自傷自殺傾向)需要即時就醫,尋求精神科醫生的幫助。
學了心理之后不會變得神神叨叨,整天分析這分析那,活脫脫一精神??!
以筆者個人經驗為例,我個人學習心理學后,發現自己和高中時的狀態有很大的不同——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和開放,看問題的角度不再單一和固著,而且會積極主動地內省,進行自我覺察和個人成長。
剛上大學的時候,不止一位教授和我們說過,學習心理學,重要的是學習心理學思維,用心理學的思維方式去想問題,去思考,去體味,去生活……沒錯,這句話不僅僅可以用在心理學科研上,在個人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學思維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總體來說,學了心理學之后,我們會成為更好、越來越好的自己!
學心理不能直接賺大錢!
如果是搞科研,賺得不是錢,是情懷,我們靠著一顆熱愛科學的心和一雙肯坐冷板凳的屁股,堅持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如果是去公司企業,比如互聯網公司,做一些用戶研究之類的數據分析崗位,可能掙的錢會多一些,但也很難說是發家致富。
如果是做中小學心理老師,目標肯定也不是為了賺大錢,是秉持著一顆對祖國花朵的關切與熱愛的心,在教育的行業發光發熱,燃燒自己,照亮孩子們前行的路;
如果是做心理咨詢師,前幾年是大多數人往里“砸錢”的過程——起步艱難,因為這是一個很需要磨煉和個人成長修煉的職業;積累經驗是一個漫長但十分有意義的過程,后期如果做得風生水起,成為知名的心理咨詢師,則會有較為可觀的收入。
其他和心理學專業不是那么緊密關聯的職業,也有很多心理學人去做,賺錢的情況和學其他專業的沒有很大區別。
學科的知識結構
01
本科課程體系
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為例,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獲得心理學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方法,掌握心理學研究與應用的基本方法,具有進行心理學研究與應用的基本能力和職業道德。
具體的培養要求是:
學生應掌握數學、生物學、哲學、社會學等專業的基本知識; 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與理論,了解心理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應用前景; 掌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能夠進行研究設計、數據的收集和統計分析、論文的撰寫和交流,能夠應用現代技術獲取信息與實施研究; 具備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課程分布如下圖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課程修讀要求(2016版)
上圖中的專業選修課程對應四個主要的細分方向,分別是
基礎與認知神經科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社會與管理心理學 健康與咨詢心理學從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是注重科研的,雖然其中有“應用心理學”的字眼,但指的不是心理咨詢。喜歡咨詢的同學可以選擇華東師范大學或者其他學校的心理學專業。
02
常見交叉學科
心理學本身就是一門交叉學科,從它的子方向可看出,例如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等;這些子方向也可被視為社會學、生物學和計算機的交叉學科。
同時,心理學研究幾乎和人所有相關的東西,所以如果細究的話,心理學和絕大多數學科都能交叉上。
這里介紹以下幾門主要的交叉學科:
與社會學的交叉: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及變化規律(偏微觀);而社會學是從宏觀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的規律。
與生物學的交叉:生理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心理活動的生理基礎和腦機制。生物學關注的是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而生理心理學則通過腦內的生理事件進而解釋心理現象和行為。
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人機交互是研究系統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關系的學科。計算機學科所涉及的算法和語言十分復雜,人們不以關注計算機的易用性為主要任務;而人機交互則考察人與計算機之間使用“用戶友好型”的對話語言,提高了計算機的易用性,以更快地促進科技的發展。
03
學科內子方向比較
介紹培養方案時給出的四類細分方向其實更像是主要的領域,每個領域都包括相當多的子方向,參考下圖
學科內子方向的簡單介紹
可以將諸多子方向按理論和應用二分進行簡單列舉
理論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比較心理學等
應用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咨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醫學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廣告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心理測量學、軍事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學校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等
專業前景
01
對口崗位與收入情況
一般來說,學心理學的人畢業之后可以做高校教師、用戶體驗、市場研究員、考試研究專員、心理咨詢師、高校心理咨詢、生涯規劃師、心理學傳播、中小學心理老師、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職業。
其中,熱門崗位的薪資對比情況如下圖所示。
心理學專業對口就業崗位與收入情況
02
升學情況
保研:獲取保研名額并不容易,北師心理學部的保研率大概在20%左右。取得保研名額后,可以選擇本校保研,也可以選擇外校保研。以筆者個人經歷為例,我們年級選擇本校保研的人數大概有80%左右,這其中也包括保研到其他專業的,如文學院、社會學院、教育學部等;
選擇保研到外校,如清華、北大、東南大學、北林等高校的也有(心理學部教授的推薦信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
保研的同學需要時刻關注自己心儀學校專業的復試要求,如果錯過了復試的筆試面試時間,特別是最后一輪的機會,那么保研名額會被浪費掉,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則會陷入迷茫。
考研:一般來說,不確定自己是否會保研的同學(如,預估在保研名額邊緣者)、以及下定決心要讀研但是本科學習成績和科研經歷不足的同學都會選擇備戰考研??佳械耐瑢W需要先選擇是否繼續攻讀本專業、讀學碩還是專碩,然后踏踏實實復習備戰。
出國讀研/讀博:有保研資格的同學一樣可以選擇放棄保研,申請出國讀研/讀博。
疫情之前,出國的同學在保研同學中的比例還是挺大的。當時我們年級保研大概在20%左右,出國的同學(約10人)放棄保研后,保研名額到了第50多名的同學。
我身邊出國的同學有去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的,選擇不同的國家大概有這樣幾個影響因素:1)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在哪里,就去哪個國家;2)比較最后到手的offer,選擇最合適自己的;3)比較生活和求學環境,對某個國家文化更偏好;4)特別是在緊張的國際形勢和疫情時代的今天,需要更多地考慮其他國家的對華政策、對人身安全的保障等。
03
轉行情況
轉行成為其他學科的人民教師:在大學本科期間考取教師資格證即可,任何學科都沒有限制;最終是否能順利在中小學做人民教師(任一科目)主要取決于目標學校對教師資格的要求,以及筆試面試的情況。
考公:考公務員的情況和其他專業沒有很大的區別,有專業限制的公務員種類一般會考慮“心理學”、“教育學”、“不限專業”等。
互聯網企業做數據分析崗位:本科期間,在學習編程類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天賦的同學,可能會做數據分析崗;而這部分同學,也很可能在本科期間轉專業到計算機類。
除以上三種情況外,在本科畢業升學時轉到其它專業也是一種常見的選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