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給的正能量,讓我坦然面對
我一位準媽媽,結婚五年湊成了一個好字,為了孩子,我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娃,去年7月,我的手關節肘出現疼痛,腫脹的異常。經常早上起來后疼痛難忍。活動一會后疼痛會減輕。
開始我以為是夜間帶小孩導致的,畢竟孩子還小,晚上一哭鬧,我就要抱著孩子哄睡。抱得久了,手臂酸痛。
期間去過兩次社區醫院做檢查,沒檢查出什么問題,讓我注意休息,開了活血化淤的藥。我也沒有重視,覺得不是什么大毛病,很快就能恢復。
兩個月后,早上醒來突然感覺,左邊膝蓋旁邊的肌肉疼,緊接著右邊相似的地方也疼痛起來。雙手拇指關節腫脹,無法握拳,我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去當地的中心醫院檢查,類風濕因子、抗O、CCP、E27指標等都是陰性。雙膝B超顯示滑膜炎、腘窩囊腫,膝蓋有積液。因為血液指標陰性,所以我又做了髖關節的核磁共振、肌電圖等,排除其他疾病,最終確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剛開始確診是類風濕的時候,我非常緊張。從網上搜到的信息都是非常消極的,看到網上那觸目驚心的關節腫脹扭曲的圖片,我感覺人生都是灰暗的。又有說類風濕是不死的癌癥,10年的致殘率90%,無法治愈,只能長期服藥控制。醫生安慰我說,醫學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做到完全治愈,不過控制病程進展還是能做到的。
醫生給我開了一種叫強的松的藥,可是我對激素非常敏感。服用之后睡覺,兩小時感覺就起效了。原來痛的地方都不痛了。可是睡到后半夜,那些疼痛又回來了。 在這期間,我也去過一些三甲醫院,掛過一些有名的專家號。醫生一致認為是早期類風濕。醫生建議我盡早應用益賽普。我了解了下,益賽普價格不低,一周打兩次。對于我這普通家庭來說,壓力不小,孩子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我又沒有上班,靠老公一個人的工資養家。
有其他醫生認為早期應用生物制劑費用較高,會給我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另外他覺得我的病還沒到那個程度,我考慮再三就沒有用。
之后,我一直按醫囑服藥,可是雙手1-5指關節都腫痛,無法握拳,無法伸直,雙手手背起了幾個膿包,按壓里面有液體流動,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時常早上醒來要在床上躺很久才能起床。并時常有37.4左右的低燒,腫痛的部位皮膚溫度較高,膝蓋無法下蹲,幾周下來,體重驟減。那段時間,我的精神恍惚,老公工作忙,小孩還不懂事,一邊帶娃一邊治病,精神每時每刻都處于崩潰邊緣。
在治療期間,我認識了很多與我相同經歷的病友,有百度風濕吧的病友給我經常打氣,有類風濕互助APP的病友積極幫我介紹中醫治療方案,說我對激素過敏的體質,更適合用中藥治療。
被病痛折磨的我抱著嘗試一下的想法,接受了中醫治療。中藥很苦,但為了治療,我要堅持,類風濕互助的病友們也時常互相打氣。大家要共同努力戰勝類風濕病痛。
經過一段治療,疼痛有所好轉,身體的類風濕因子以及各項指標都開始趨向正常!
是病友們的鼓勵,讓我重拾信心,我也要把這正能量的精神轉達給其他病友,希望能給其他病友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