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可同于常人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柏銘)“治療艾滋病的創新藥醫保落地長沙,提高患者用藥可及性及生活質量,成為當前艾滋病治療的新目標。”這是記者近日在湖南省艾滋病防治相關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今年1月1日起,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1年)》正式生效。艾滋病抗病毒治療領域,新引入醫保的國內外指南推薦的治療藥如比克恩丙諾片等,目前在長沙實行醫保報銷。進入醫保目錄后,比克恩丙諾片的費用由3680元/盒調整為1125元/盒,降價幅度達到69%。根據湖南省醫保支付標準,城鎮職工按70%、城鄉居民按60%的醫保報銷比例,報銷后,城鎮職工患者每月自付僅為337.5元,城鄉居民患者自付僅為450元。
目前艾滋病防治的狀況如何?專家有哪些方面的建議?記者采訪了學術研討會上兩位權威的長沙市的專家。
新發感染率逐年升高,治療更關注生活質量
長沙市第一醫院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敏教授介紹,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國報告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4萬例,整體疫情持續處于低流行水平。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療覆蓋率和成功率均達90%以上,然而新發感染率仍在逐年升高。
近年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以青壯年及成年為主,在治療上,他們更注重方便、安全的創新藥物,以提升自身生活質量。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他們治療的訴求也有所不同。” 長沙市第一醫院艾滋病科主任、主任醫師肖鋼教授介紹,第一個訴求是能夠治愈疾病,目前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只能控制感染者不發病;第二個訴求是希望未來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毒,減少疾病負擔;第三個訴求是感染者希望藥物間相互作用極少,不受食物的影響,從而提高生活質量;第四個訴求是抗病毒治療能顯著減少患者長期用藥帶來的毒副反應。
治療即是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能回歸健康生活
“一旦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應盡早啟動抗病毒治療,在最短時間內獲得病毒學抑制。”肖鋼表示,早期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能顯著提升治療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首先,治療也是一種預防,當病毒載量在體內檢測不到,病毒幾乎就不具有傳染性,就能避免病毒的再傳染。其次,盡早治療,CD4細胞(一種淋巴細胞,人類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平能夠保持在較高狀態,避免出現艾滋病相關的合并癥。此外,對于艾滋病的各種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及早干預能降低艾滋病相關發病率、死亡率和傳染性。堅持規范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與正常人是一個水平。
之前,有很多感染者是服用免費抗病毒藥物,其毒副反應相對較重,有些感染者因為藥物副反應,致使不能正常生活、工作。目前國家新納入醫保的一些藥,每天只吃一片,相對來說,可以讓患者回歸健康生活,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還能降低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配偶及他人的概率。
讓艾滋病防治教育,成為中學和大學必學的常識課
“青年學生是性活躍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相對較大。”王敏表示,學生的“性健康”和“艾滋病科普教育”要進一步下沉,建議成為中學生和大學生必學的常識課,以不斷提升他們的防范意識,從行為源頭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肖鋼則表示,對于已經確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無需害怕,建議“發現即治療”。
經過科學抗病毒治療,當病毒達到檢測不到的水平,感染者就沒有傳染性,能起到預防病毒傳播的作用。早期科學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以避免和減少各種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等相關癥狀和并發癥。越早期接受治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預期壽命,可以達到正常人同樣的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