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發布2019年全球艾滋病報告
城事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發布2019年全球艾滋病報告00:0004:02打開鳳凰新聞客戶端 提升3倍流暢度

11月26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發布了名為《賦予大眾力量》的新報告。報告提出,在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受艾滋病病毒影響的人群和社區能夠參與決策進程和艾滋病相關服務提供的地方,新發感染率有所下降、更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獲得治療。賦予大眾選擇、知曉、蓬勃發展、表達需求和聯合的力量,我們得以拯救生命、預防不公、重建尊嚴。2019年中期,在379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約已有2450萬可以獲得治療。在已經開展治療的國家中,艾滋病相關性疾病導致的死亡日益減少。
“當大眾和社區擁有力量和主動性時,變革就會發生,”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溫妮·拜安伊瑪女士表示,“女性、年輕人、男同性戀者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性工作者、吸毒者、跨性別群體徹底改變了艾滋病流行的現狀——對這些人群的賦能將終結艾滋病流行。”
“與政府、公民社會的伙伴關系以及有意義的社區參與,使我們能夠實現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和艾滋病相關死亡的顯著減少,”肯尼亞內閣衛生部長 Sicily Kariuki 談到,“社區處于艾滋病防治的中心,對終結艾滋病流行至關重要。”
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方面的進展半喜半憂。2018年仍有170萬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在艾滋病病毒疫情最嚴重的非洲東部及南部地區,2010年至2018年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病例下降了28%。可喜的是,非洲東部及南部地區青少年女童及15-24歲的年輕女性的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率從2010年的0.8%降至2018年的0.5%,降幅達42%。可憂的是,年輕女性和女童仍然首當其沖——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中,仍有五分之四是女性。
自2010年起,非洲東部及南部地區以外的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僅下降了4%,同時一些地區的新發感染情況敲響了警鐘。在東歐及中亞地區,每年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數上升了29%;在中東和北非地區,這一數字上升了10%,拉丁美洲則增加了7%。
“在很多國家與地區,我們在降低艾滋病病毒新發感染、艾滋病相關死亡和歧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尤其是非洲東部及南部地區。但性別不平等、人權不被尊重等問題還在令許多人掉隊,”執行主任拜安伊瑪表示,“社會公正問題、不平等、公民權利不被尊重、污名和歧視還在阻攔我們取得艾滋病防治方面的進展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