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癥狀?
原標題: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癥狀?
防治糖尿病,關鍵在于“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者典型癥狀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下降。
但其實很多人在確診時,都沒有出現這些典型癥狀,有些反而出現了看似與糖尿病毫無關系的癥狀。
難道這只是特例嗎?現今,糖尿病早期癥狀絕大多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三多一少”了。
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癥狀
這里,主要針對2型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期,也就是糖尿病前期,主要是糖耐量受損,一般這段時間沒有任何癥狀,患者往往也毫不知情。
中國成年人的糖尿病發病率約為11%,而近36%的成年人正處于糖尿病前期,如果這時還不進行干預,每4個糖尿病前期得的人有1~3個在10年內進展為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癥狀呢?
1 皮膚干燥、瘙癢
這種皮膚干燥不等同于秋冬季節的皮膚干燥,糖尿病前期即使涂抹身體乳等保濕產品,也沒辦法緩解干燥的皮膚問題,此時需要考慮血糖的影響。
糖尿病發癢部位多集中在手腳和小腿,女性則會經常出現外陰瘙癢。
2 視力變化
血糖升高會引起體內液體的變化,導致視力不穩定。
視力變化大多表現為視力會下降或眼前出現黑影,不過也有少部分人表現為視力突然變好甚至不需要佩戴眼鏡。
很多人碰到這種情況,會誤以為是“老花眼”提前到來,或診斷為老年白內障,殊不知這也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視網膜病變。
3 傷口久不愈合
傷口不易愈合是糖尿病典型的癥狀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外周血管病變,所以傷口周圍組織的血供會受到影響;而且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差,加之高血糖有利于致病菌生長,常導致尿路感染、皮膚感染和陰道炎癥等,久難痊愈。
4 睡眠障礙
很大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輕度或中度的睡眠呼吸紊亂,且多表現為睡眠呼吸暫停。
白天感到疲倦嗜睡、夜晚睡覺鼾聲過大的人最好進行血糖檢測。
5 餐前饑餓
糖尿病初期,可能出現餐前低血糖、饑餓難忍等。
這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延遲、與血糖變化不同步,導致餐后血糖達到高峰時,胰島素還沒來得及分泌,而等到胰島素分泌達到高峰時,又正好出現在下一餐前,從而導致出現低血糖和饑餓狀態。
除了上面說的幾個癥狀外,性欲減退、性功能障礙、肢體麻木感、針刺感等都是糖尿病早期的癥狀。
如果出現類似癥狀,可選擇檢測血糖來確診是否為糖尿病。
如果血糖高于正常,但未達到診斷標準,則為糖耐量減低。
當然,除了確診的或出現糖耐量減低的人群外,以下這些糖尿病高危人群也需多加注意和預防。
注意!糖尿病高危人群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包括:
1 直系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
當父母或同胞兄弟姐妹有一位有糖尿病患者時,其患病風險是一般人群的3倍;如果父母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時,其患病風險可達一般人群的6倍。
2 超重、肥胖或腰上贅肉很多
體重指數(BMI)≥24kg/m2屬于超重,BMI≥28kg/m2屬于肥胖。
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的人群都需要注意預防糖尿病。
這類肥胖者一般胰島素受體不敏感、胰腺負擔重。
另外,如果你體重并未超重,但四肢肉比較松軟,看起來也比同樣體重的人顯得胖的話,同樣也需要注意預防。
3 年齡40+歲人群
人過中年,胰島素受體也會開始老化,容易發生胰島素抵抗。數據顯示,年齡每增加10歲,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68%。
4 飲食習慣不當
主食比菜吃得多,以白米飯、饅頭、面包等精細面食為主,從不吃雜糧。
做菜重油重鹽,偏好甜食、飲料等。
5 飯后易疲倦
大部分人可能會有“飯困”,但一般不會特別嚴重,但如果自己比其他人的“飯困”明顯很多,可能需要當心了!
另外,容易低血糖或偶爾未及時進食就饑餓感明顯的人,也建議進行血糖檢測。
6 久坐不運動
不愛運動、活動量小、體能較差的人群,連上幾層樓梯都覺得十分費力人群。
7 女性懷孕時有妊娠糖尿病史,或者有巨大兒(≥4kg)生產史者。
上面7點中,占有2條及2條以上,就極有可能成為糖尿病候選人。
除此之外,其他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有引發糖尿病的風險,值得警惕!
但糖尿病除了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大多還是由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引起的。
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預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最為有效的良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