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能不能治療改善腎功能

慢性腎臟疾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由于身體處理能力的降低,最終會導致患者腎功能衰竭,這就使得患者需要進行透析或腎移植。缺血性腎病就是其中一種,目前治療的方法就是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但是由于高昂的價格以及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不切實際的。在這個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潛在的新方法,通過注射自身干細胞來解決這一問題。
腎臟的主要任務是每天過濾和清潔近 200 升血液,把有用的東西留在體內,讓代謝的廢物排出體外;同時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以維持內環境穩定,就像是身體的 “凈水機” 。
慢性腎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其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會悄無聲息地發展,一旦有了明顯癥狀則會來勢兇猛,多數已經發展到晚期腎功能衰竭,甚至于尿毒癥。因此,如何早期發現腎有微恙非常重要,早期腎病雖然沉默,但也并非無跡可尋。
1、無故的困倦、乏力:這是較早的表現,但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引起困倦和乏力的原因的確太多了,特別是那些在事業上“全力搏殺”的人,大多將之歸咎于工作緊張和勞累。
2、浮腫:健康人起床后也有可能出現輕度眼瞼浮腫,但不久就會慢慢消退。而腎臟出現病變的人眼瞼會始終浮腫,有的人甚至會表現為全身浮腫、體重突然增加,用手指按壓下肢會出現凹陷,且浮腫不易消退。
3、血壓升高:有近60%的腎臟病患者會表現血壓升高,但多數患者從來沒有進行過腎臟的相關檢查,他們往往嘗試過諸多降壓方法卻達不到理想效果,因為他們并不知道病源其實在腎臟,單憑有無癥狀來判斷血壓是否升高是不可取的,經常測量血壓十分必要。
4、尿量改變:正常人的尿量為1000~2000毫升/日,平均為1500毫升/日左右。無論尿量增多還是減少,都可能是腎臟病的表現,特別是夜間多尿往往是慢性腎臟病的信號。
5、尿中泡沫增多:常常是有蛋白的現象,一般來講,尿泡沫越多,尿蛋白越多。
6、小便顏色改變:尿液顏色突然變深、變紅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呼吸道或腸道發生感染后如果小便顏色變紅,可能是腎病的表現。
7、骨痛:慢性腎衰患者血液中的鈣、磷及維生素D會出現代謝紊亂,從而刺激甲狀旁腺機能亢進,引起骨痛、骨質疏松等腎性骨病,如果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或經常覺得腰背疼痛、骨痛、骨質疏松,經骨科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的,一定要去查查腎臟。
8、腰痛:腎區酸痛不適、隱隱作痛或持續性鈍痛。
9、食欲不振:是腎衰患者較早和最常見的癥狀,與毒素潴留有關,起初多數人不以為然,待病情發展,將會出現腹部悶脹不適、惡心、嘔吐,甚至大便次數增多或便質稀爛,此時,病已較重,這也往往是患者不得不就醫的重要原因。
10、面色泛黃:這是由于貧血所致,由于這種表現發生和發展十分緩慢,因而在相當長時間內不會引起患者注意。
干細胞治療慢性腎病
因干細胞具有“無限”增殖,多向分化潛能,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調控和自我復制等特點,可作為理想的“種子”細胞用于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干細胞進入患者體內后,腎臟病灶就會發出某種信號吸引,到達腎臟病灶后會產生大量的與自身相同的子代細胞,這些子代細胞將會繼續分化成腎臟所需要的各種類細胞,腎組織,以及腎血管,改善腎臟局部微循環,降低腎小球內的高壓力,緩解腎臟缺血缺氧狀態,使全身血液循環不斷的得到恢復和改善,釋放的某種活性因子還會刺激腎細胞分泌促紅素,而促紅素可以促使紅細胞的生成,這樣就緩解了機體貧血的狀況。并且還會抑制免疫反應,分化成免疫細胞,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恢復正常,以此達到逐步修復腎臟的目的,這些是干細胞治療腎臟病所發揮的整體作用,同時會依據不同的病情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復。
干細胞治療腎病
特性和優勢:
1、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增殖分化并產生大量后代。
2、通過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及產生細胞因子抑制T細胞的增殖及其免疫反應 ,從而發揮免疫重建的功能。
3、具有來源方便,易于分離、培養、擴增和純化,多次傳代擴增后仍具有干細胞特性。
4、低免疫原性,因細胞處于原始狀態,不易被識別,所以不存在免疫排斥的特性,沒有血型匹配問題。
5、長期傳代不改變生物學特性,可分化成腎固有細胞,肌細胞,肝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等多種細胞的能力。
6、具有歸巢性(靶向性——靶向定位),損傷性信號可以刺激干細胞向受損器官,組織的遷移、分化,能夠歸巢到受損病灶,對于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
干細胞移植的社會現狀
所謂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為各種組織器官和人體細胞的潛在功能。醫學界據此設想,利用干細胞移植,來治療組織器官缺損或功能障礙等疾病,其中也包括對糖尿病的治療。
據記者了解,中國大城市日益增多的醫院和診所向患者提供干細胞治療方法,用于癌癥、阿爾茨海默病和脊髓損傷等病癥。但是,幾乎沒有嚴謹的科學證據支持這種治療方式。有醫生向媒體指出,很多患者接受干細胞治療后,病情并沒有明顯改善,有些病人甚至死亡。
其實,在全球范圍內,干細胞移植療法還只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僅被證明用于諸如白血病、燒傷以及骨頭修復等個別疾病的治療有效,且風險仍然未知。若要真正將干細胞移植普遍用于臨床,仍有大量技術難題需要解決。
據國外研究機構推算,中國每年投入大約3.2億美元用于干細胞研究。雖然提供干細胞治療方式的大多是公立醫院,但未經批準的干細胞治療項目仍廣泛存在。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長期以來,該行業缺少適用于全球范圍的監管體系。
隨著干細胞治療的前景被看好,在我國,干細胞療法以及各種干細胞庫日益火爆。2009年,衛生部將干細胞技術歸入“第三類醫療技術”,認為其“涉及重大倫理問題,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經規范的臨床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并要求,此技術若用于臨床治療須經衛生部審批。
近年來,干細胞移植雖已在我國形成供需兩旺的臨床治療市場,不同規模的醫療機構也已參與其間,盡管衛生部要求此技術用于臨床治療須經審批,但至今為止,除造血干細胞治療血液病外,尚未有任何一家醫療機構的干細胞治療得到受理和審評。其收費不菲的干細胞治療,也繞開了臨床監管,以“臨床研究”的名義來開展。
從細胞的來源、制備到對病人的營銷、治療,目前的干細胞治療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常用的異體干細胞來源是臍帶血,有專門的公司負責建實驗室,并對其進行專門的細胞培養、制備,還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采集臍帶血,且每一個環節都是盈利性質的。
干細胞可有效改善腎臟功能
干細胞根據自身特性,實現局部強力打通腎臟動脈,調理腎功能,生成全新腎細胞,啟動腎單位原動力,整體調理腎臟及周圍受損器官功能,全面修復、重造腎臟生態環境。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以其經濟性好,自體取材,含量豐富,效果好等優勢,從根本上治療腎病,幫助患者還原健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