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飲食方法幫我征服糖尿病腎病,你也能做到

腎臟位于人體的腰部,左右各1個,形似蠶豆,有拳頭大小。腎臟像一臺過濾的機器,一天24小時不停地忙碌著,將血液中的垃圾和毒素排出體外,把有益的營養物質回收到體內。腎臟一旦失去正常功能,體內的垃圾和毒素就排不出去,就會積聚在體內,時間長了,垃圾就會越聚越多,形成尿毒癥。
糖尿病誘發腎病更為嚴重,比一般人高17倍。據湖南省溆浦縣糖尿病康復協會2007年對該縣盧峰鎮糖尿病患者死因調查,該鎮1992-2007年因糖尿病共死亡40人,其中死于腎病的有20人,占糖尿病死亡人數的50%,其中13人患尿毒癥,血透治療也沒能挽救住生命。
我于1975年2月患糖尿病,1979年糖尿病腎病就找上門來了,經洪江市人民醫院檢查尿蛋白已經有2加號,為了不步腎病死亡人的后塵,我千方百計呵護腎臟,挽救腎臟。
為了減少藥物的對腎臟的毒副作用,我護腎主要采取飲食調理方法,通過多年調理,征服了腎病。蛋白尿早已消失了,現在腎功能很正常,連續伏案寫作4-5個小時,腰不酸,腿不腫,像正常人一樣的工作、學習、生活著。
我飲食調理的主要做法是:
1.管住嘴,控制血糖
腎臟有座堤壩,醫學上叫作“腎糖閥”,正常人“腎糖閥”值為8.9-10.0mmol/L,低于8.9mmol/L尿糖就要從壩上外泄,排出體外。不僅要帶走葡萄糖,還要帶走水分和其他營養物質。
身體缺乏水分及營養物質就感到饑、渴,需要補充水和營養物質,身體就產出了多飲、多食、多尿“三多”癥狀,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于是,我把控制飲食作為防治腎病的關鍵,一日三餐,主食不超過6兩米,如果肚子不飽就吃豆腐渣或綠葉蔬菜。
如果吃了副食品,就按照“食品交換份”減少相應的主食量,將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圍之內,不外泄或少外泄糖及營養物質。
2.控制食鹽的攝入
鈉離子影響腎的功能,我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同時控制臘制的食品和鹽腌的蔬菜的攝入量。
3.控制嘌吟食物
我不吃或少吃海鮮,如沙丁魚、鳳尾魚、貝殼類、魚卵、魚籽、小蝦等。
4.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
糖尿病患者本應吃低糖、低脂、高蛋白質飲食,但是腎臟已出現了蛋白尿就得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量,而且多吃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魚類含優質蛋白,我平常吃魚類,尤其是黃鱔和泥鰍等。
5.多吃黑色食品
黑色食品富含賴氨酸、花青素物質,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較高。黑色食品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有護腎作用。這類食品有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枸杞、桑椹、紫菜、動物腎臟等。尤其是黑米營養價值最高,我經常把黑大米當主食吃。
我腎病恢復得好與長期食用黑色食品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