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腎病與膜性腎病,哪一種腎病更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原標題:IgA腎病與膜性腎病,哪一種腎病更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這里說的 IgA腎病( IgAN)與膜性腎病( MN),分別指的是原發性 IgA腎病與特發性膜性腎病,即并非由其它疾病引起的 IgA腎病或膜性腎病。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也是原發性腎小球腎炎中非常常見的病理類型,它們加起來約占原發性腎小球腎炎達 60— 70%之多。在臨床上,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可表現為腎炎綜合征,即患者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不超過 3.5克(少數患者也可以超過 3.5克);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也可以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即患者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 3.5克且血漿白蛋白低至 30g/L。其中,腎炎綜合征更多見于 IgA腎病,腎病綜合征更多見于膜性腎病,它們都屬于慢性腎臟病( CKD)范疇。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雖然它們都是病理診斷名稱,但不用腎穿刺也可作出這樣診斷或疑似診斷。其中 IgA腎病,可通過病史采集,尤其是感冒或上呼吸道感覺后 72小時內出現肉眼血尿的腎病,并配合抽血檢測 IgA/C3比值,綜合分析后可得出這一腎臟疾病的診斷或疑似診斷。其中膜性腎病,可通過無誘因出現雙下肢,甚至全身水腫或伴有尿量減少等表現,并配合抽血檢測的抗 M型磷脂酶 A2受體抗體(抗 PLA2R抗體)得出的結果,也可作出這一腎臟疾病的診斷。
當然了,僅作出 IgA腎病或膜性腎病這一診斷還遠遠不夠,還要根據患者病史、癥狀、體征、相關檢查數據及既往用藥情況等等,全面分析并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尤其需要弄清楚它們的腎功能狀態(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程度)、免疫功能、尿蛋白水平、合并癥、并發癥及患者本人對自己所患腎病的重視程度與管理情況等。因為這些因素與患者是否容易發展成慢性腎衰竭與尿毒癥密切相關。
如上說了這么多,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到底哪一種腎病更容易進展成尿毒癥或哪一種腎病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這就需要從如下五個方面一一分析。
1.治療前,僅有少量蛋白尿或僅為單純性血尿者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都可以表現為腎炎綜合征,其中部分患者僅有少量蛋白尿或僅為單純性血尿,也無高血壓,經一般治療(如加用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等),也可以僅定期檢查,并避免使用或慎用腎毒性藥物及積極防治感染等,患者是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的。
2.治療后,尿蛋白和/或血壓控制不佳者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不管是 IgA腎病,還是膜性腎病,只要患者的尿蛋白和 /或血壓較高或很高,都需要采取進一步治療措施, RAS阻滯劑(沙坦或普利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其它相關藥物都可以根據病情選擇使用。經如上積極治療之后,若患者的尿蛋白和 /或血壓仍然控制不佳者,則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3.IgA腎病1-3級,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按照病理損害程度,一般將 IgA腎病分為五級,其中 IgA腎病 Lee 1-3級患者相對較輕,患者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其中 IgA腎病 Lee 4-5級相對較重,患者更容易進展成尿毒癥。尤其是其中的腎小球病變呈重度彌漫性系膜增生和硬化,或伴有新月體改變,以及腎小管萎縮等,則更容易進展為尿毒癥。
4.總能獲得完全緩解的膜性腎病,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絕大多數膜性腎病,臨床上多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即患者的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 3.5克,并伴有血漿白蛋白下降至 30g/L,患者還會有急性腎損傷與血栓與栓塞性等并發癥。即使看上去非常嚴重,經積極治療后,只要能夠獲得完全緩解,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控制在 0.3-0.5克以下,膜性腎病患者也不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5.腎小球濾過率已經下降到45ml/min以下者,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不談之前 IgA腎病或膜性腎病患者的尿蛋白高還是不高,已有較長時間病史者,若其腎小球濾過率已經逐漸下降至 45ml/min以下,且并無急性腎損傷的相關加重因素,說明患者的病情已經進展到了慢性腎臟病 3b期之后,即診斷為慢性腎功能不全,則其病情還將繼續進展,且其進一步進展的速度還會加快,患者更容易進展成尿毒癥。
綜上所述, IgA腎病也好,膜性腎病也好,它們都有可能進展成尿毒癥。但總的來說,只要積極并規范治療,它們絕大多數患者并不會進展成尿毒癥,也就是說,只有少數 IgA腎病及膜性腎病患者最終進展成尿毒癥。因此,已經被確診為 IgA腎病或膜性腎病的患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擔心。
點擊下面標題繼續閱讀
IgA腎病與膜性腎病等都可表現腎病綜合征,4大治療措施不能少 IgA腎病都逃不過腎衰竭與尿毒癥?這里有腎友不知道的真相! 治療膜性腎病,除了激素,療效好的西藥還有哪些?附:10個小常識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