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糖尿病發生腎功能不全,用中藥治療指標正常,中醫如何治療?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高血糖。如果血糖升高后沒有進行干預控制,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合并癥之一,由于長時間糖尿病導致的蛋白尿以及腎小球濾過率 (GFR) 進行性降低。由于其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如果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治療上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更加困難。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多數學者認為是多因素參與,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以及部分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1型糖尿病病人在起病10~15年左右發生糖尿病腎病,而2型糖尿病病人發生糖尿病腎病的時間相對較短,與年齡大、合并較多其他基礎疾病有關。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糖尿病腎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首先是要控制好血糖,使用藥物保護腎臟,減少尿蛋白。如果病情發展到腎衰竭,就需要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有些患者需要通過腎臟替代治療配合西藥或中藥治療,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
男子患糖尿病10多年發生腎功能不全,用中藥活血降濁康復
患者xxx,男,50歲,身體偏胖,從年輕時有抽煙喝酒習慣,肉食、燒烤、外賣等吃得比較多,加上作息不規律,十幾年前查出血糖高,醫生建議節制飲食,少喝酒少吃肉,患者因為年輕,身體強壯,沒有當回事。
過了一年后體檢,血糖超出正常值,去醫院復查,被確診為糖尿病,醫生說需要節制飲食,同時服用降糖藥,控制血糖。開了藥吃了一段時間,復查血糖正常了,隨后就停藥了,從此沒有去醫院復查。大約1年后,患者感到經常疲勞乏力,尿中泡沫多,腿腳出現水腫,到醫院就醫,檢查發現血糖高,血壓偏高,尿蛋白(++),血肌酐185.3umol/L,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功能不全。開始服用藥物治療,由于服藥不規律,病情時好時壞,尿蛋白多次反復。
在服藥期間,血糖一直控制得不穩定,5年前一次復發,出現雙腿嚴重水腫,疲勞乏力等癥狀加重,服用西藥不見好轉。后來聽說中醫可以治療腎病,而且能保護腎功能,消水腫,于是來到某醫院就醫。門診檢查發現血肌酐升高253.6umol/L,尿蛋白(+++),血糖高,血壓高,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功能不全。中醫初診,見患者身體癥狀比較明顯,自覺乏力腰酸,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舌頭色黯有瘀斑,舌苔白膩。
中醫辨證為脾腎氣陰兩虛,血瘀阻滯。中醫治療應健脾補氣,活血化瘀降濁,選用中藥經方為基礎藥方加減,組方藥包括:何首烏、制黃精、生地黃、黃芪、丹參、山茱萸 、桃仁、金櫻子、芡實等中藥,水煎服。同時調理患者的飲食結構,糾正不良飲食習慣,配合西藥降血壓、降血糖,綜合治療3個月二診,患者雙腿水腫已經消退,面色和舌色好轉,乏力腰酸癥狀緩解,復查結果顯示:尿蛋白(+),腎功能檢查,血肌酐值 126umol/L。繼續服藥3個月,三診時,患者身體癥狀已經基本消失,面色正常,身體無不適感覺,復查尿常規尿蛋白轉為陰性,腎功能血肌酐值 93umol/L。患者遵醫囑繼續服藥進行鞏固治療,嚴格控制血糖、西藥,經過一年的規范治療和調理,患者身體各項指標正常,身體逐漸恢復,能夠進行正常的輕體力勞動。門診隨訪5年,各項指標基本正常,病情穩定。
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腎病?
據中醫專家張振忠介紹,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一種類型,在臨床上糖尿病腎病分5期,前兩期基本上沒有臨床表現,病人也不會來就醫,到第Ⅲ、Ⅳ、Ⅴ期可能會有癥狀表現。患者往往在發現癥狀后就醫,臨床發現糖尿病腎病多數不是早早期,而是中期,也就是Ⅲ期和Ⅳ期。
糖尿病腎病相當于中醫學“消渴病”繼發的“尿濁”、“水腫”、“脹滿”、“腎勞”、“關格”,與古代所謂“腎消”也有密切相關。其中,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缺少特異性癥狀,僅僅表現為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率增加,中醫認為是久病腎氣虧虛,腎精不固,精微下流所致。臨床期糖尿病腎病,腎氣虛進一步加重,尿常規化驗可以表現為蛋白陽性。由于腎主水,腎虛氣化不行,則水濕內停,可以表現為尿多濁沫、水腫,嚴重者可以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嚴重水腫、胸水、腹水,即所謂“腎病綜合征”表現。
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進行正確治療,病情就會進一步加重,腎虛會虛損勞衰不斷加重,呈加速度發展,氣虛,陰虛,氣陰兩虛,可以進展為氣血陰陽俱虛,腎元虛衰,則腎之臟真之氣大傷,腎主一身氣化的功能失常,必然會導致濕濁邪毒內留,相當于尿毒癥毒素,進一步可以阻滯氣機升降出入,壅塞三焦,耗傷氣血,損傷五臟,臨床可以表現為食欲減退、脘腹脹滿,大便不暢,浮腫尿少,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肢體酸痛,腿腳抽筋,煩悶嗜睡等一系列復雜癥狀,這就是尿毒癥。
如果患者有蛋白尿,但是腎功能沒有受損,可以通過基礎治療包括降糖、降壓、調脂,其他對癥治療、飲食和運動等控制病情。在基礎治療前提下,中醫辨證使用中藥治療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中醫根據不同的表現辨證分為四型或五型,比如:脾腎兩虛、水濕泛溢、水停血瘀,或者腎精虧虛、陰陽兩虛,根據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對癥用藥。
早中期可以先用中醫外治法來改善癥狀,比如穴位治療,通過刺激跟糖尿病相關的脾俞、腎俞或者胰俞穴位,藥物直接作用可以改善。比如糖尿病腎病濕熱型、濕熱型蛋白尿,用中藥方劑可以改善腎小球濾過狀況,減少或者消除蛋白尿,療程大約在8-12周;氣陰兩虛證型的糖尿病腎病,療程也在8-12周,可以有效地改善微量白蛋白尿。也可以配合中醫外治法、西醫療法綜合治療,改善腎臟進展。
(東方紅星,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2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