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鍛煉無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得了腎病因忽視這點!

“這個職業吧,需要長期久坐,頸椎病和腰疼是常見的職業病,我就沒有這個疼,因為我注意鍛煉,只是從來沒注意這個腎。”說到這里,健談的患者停了下來,微微地咂了一下嘴。
這是一位慢性腎炎患者,即將從教師崗位上正式退休,兩個月前在單位組織的例行體檢中發現了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常規諸多檢查項目中的重要一項,即檢測尿液中的蛋白含量是否超出正常范圍。一般來說,經由腎臟的濾過和吸收,正常尿液中只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即尿中蛋白含量在0.15g/24h以內。一旦超出正常值范圍,說明尿液中排出的蛋白含量過高,同時也代表腎臟出現了病變。因此,尿蛋白不僅是腎病早期的臨床表現之一,也是判斷腎臟損傷程度和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
患者的嘆息,雖然很輕,但那只是他精心呵護的“完美作品”驟然破碎,撞向地面后的一點點回響。三年前,愈演愈烈的高血壓和脂肪肝,讓患者幡然警醒。“在家一般4點半鬧鐘一響,我就起來做熱身運動,壓壓胳膊腿,先慢跑,再加速。我跑步三年多了,每天連續跑4公里。”
除此以外,對于教師常見的職業病,患者也采取了積極的“未病先防”策略。“每天早上做7、8個引體向上,再做15、6個空中拉單杠,主要是鍛煉背部、手臂、肩膀的肌肉。所以我的頸椎和腰一點都沒事。以前180多斤,現在128斤。原來胖的時候血壓高,現在控制得非常好,血糖、血脂都正常,脂肪肝也好了……只是不知道尿酸高會導致腎病。”講到這里,患者又一次停了下來。
高尿酸是由人體內嘌呤物質代謝紊亂,導致血液內尿酸增多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據統計,我國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存在尿酸偏高的情況。高尿酸是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之外的“第四高”。除了痛風、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異常和腎衰竭也是高尿酸的并發癥之一。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不僅會導致痛風及腎臟疾病發生,而且會加重已有的腎臟損害,使腎衰竭的發病風險增加3~10倍。
當然,由高尿酸累及成腎病需要一個過程,早期防范和治療,很大程度上可以阻斷這個結果發生。患者有長達十年的高尿酸病史,腳趾上有痛風石,發作時必須借助藥物止痛。換句話說,他有十年的機會未病先防,免于腎病。這也是患者耿耿于懷的原因。
可惜,即使是如此關注健康并且積極身體力行的患者,也沒能躲過高尿酸遷延帶來的腎損傷。而這恰恰是“關注健康”這個老生常談的說法當中,鮮被人在意的“關注”的難點所在。
人們常說“所見即所得”,其實,并非如此。哲學家提出,我們并不直接地感知外部對象,我們感覺到的對象一定是心靈中的某種圖像。也就是說,我們只能看見內心中已經有的東西。簡言之,沒有經驗就沒有感覺。
因此,要想避免“關注健康”淪為空談或是流于正確的廢話,必然要對未知疾病進行主動了解、對號入座和提早防范,才能行之有效。亦如患者對于頸椎、腰椎之類前車之鑒的關切和預防。同樣對于腎病,也只有提前了解和重視任何可能累及腎臟的相關疾病及腎病進展的高危因素,才能切實為腎病的早期發現和控制,甚至是逆轉,創造有利條件。
“我聽大夫講過了,已經清楚腎臟病的五大因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和重感冒,這五大因素都能引起腎臟病。”那一刻,患者好像重新站在了講臺上,拿起粉筆重重地圈上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