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漫談哪哪都痛,是類風濕還是纖維肌痛在作祟?
原標題:風濕漫談 | 哪哪都痛,是類風濕還是纖維肌痛在作祟?
最近門診有患者來看診:黃主任,我最近什么都不想做,總覺得渾身哪哪都難受,關節疼、肌肉疼……坐也不是躺也不是,還覺得好累,偶爾還會睡不好,我是不是得了 類風濕關節炎?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癥狀,此時要警惕是“ 纖維肌痛綜合征”在作祟。
什么是纖維肌痛綜合征?它和類風濕關節炎有什么不一樣?
今天,黃閏月大夫就來聊聊類風濕關節炎和纖維肌痛綜合征到底有什么區別。
類風濕和纖維肌痛綜合征的區別
1.病因不同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環境、免疫、激素水平、基因等相關。
纖維肌痛綜合征
而纖維肌痛綜合征是一種慢性廣泛性軟組織綜合征,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目前, 很多專家認為遺傳、免疫紊亂、感染都可誘發本病。
2.年齡不同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于 任何年齡,女性多見,女性比男性患病率高3倍。
纖維肌痛綜合征
而纖維肌痛綜合征多見于 40歲以上的女性。
3.臨床癥狀不同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上以 肢體小關節(腕、手指和足趾等部位)的 疼痛、晨僵、腫脹、活動障礙,甚至關節畸形為主要癥狀。
纖維肌痛綜合征
纖維肌痛綜合征最突出的癥狀就是 全身彌漫性的疼痛,就是我們常說的“哪哪都疼”,比如反復四肢、頸部、腰部、背部、髖部多處酸脹疼痛(具體壓痛點如下圖),隱隱而作,時輕時重;同時伴有睡眠障礙、疲勞乏力、焦慮、抑郁等現象。
怎么治療類風濕和纖維肌痛綜合征?
類風濕關節炎
1
西醫角度
西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目的為:減輕疼痛或控制炎癥,緩解癥狀,控制病情進展,盡量保持手指關節功能,防止關節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常用藥物為 非甾體抗炎藥及慢作用抗風濕藥。
2
中醫角度
類風濕關節炎 屬于中醫“痹證”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人體營衛失調,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且感受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
《諸病源候論·風痹候》曰:“痹者,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成痹。”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遵循辨證論治原則。
急性發作階段多為濕熱內蘊,屬“熱痹”范疇,治療原則為清熱除濕,祛風除濕。方用白虎桂枝湯加減。
晚期為寒濕入絡,肝腎不足,屬“骨痹”范疇,治療宜祛邪扶正,攻補兼施,在祛風除濕的同時,加入補益氣血、滋養肝腎之品。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纖維肌痛綜合征
纖維肌痛綜合征主要的治療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1
西醫角度
目前來說,纖維肌痛征尚無特效藥物,一般以使用 阿米替林、普瑞巴林、度洛西汀等藥物為主。
針對纖維肌痛綜合征,西醫以控制癥狀為主,而中醫的內服中藥,外用針灸推拿均取得不錯的療效。
2
中醫角度
從辨證論治出發,患者出現的疼痛、失眠、焦慮等多由情志不遂,久郁傷肝引起。
肝主筋,一旦肝失于疏泄,筋脈則失于濡養,可見筋脈疼痛;肝藏血,肝疏失調,血不養心,則心神不寧,見失眠、焦慮等表現,故治療多以 疏肝養血為主,可選用柴胡疏肝散等加減。
而針灸推拿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理論,對患者不同痛點及附近穴位循經取穴,可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疏經通絡止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曉南,高明,高偉.纖維肌痛綜合征的中醫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3:547-548.
[3]張慶麗,楊衛彬,楊靜,胡春花,李倩,張裕民.類風濕關節炎中西醫藥現代研究[J].醫學綜述,2015:118-121.
[4]丁從珠,楊衛平.類風濕性關節炎并發纖維性肌痛癥的臨床研究[J].江蘇醫藥,1997:401-402.
專家介紹
黃閏月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國醫大師李濟仁教授學術傳承人,廣東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研究團隊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分會青年副主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委會副主委,國家公派荷蘭訪問學者,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中醫院拔尖人才,首屆廣州市科普名師。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痛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銀屑病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風濕免疫病。
來源:“風濕閏月說”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