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的結節,離癌癥有多遠?

近些年,越來越多人在體檢中被查出身體的某個地方出現了「結節」。
雖然結節看起來只是影像上的一個小點,但大家也不免會恐懼,這個恐懼主要是兩個方面:
害怕結節是癌!
害怕結節將來會變成癌!
那么,結節到底是什么?會變成癌癥么?要怎么辦呢?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仔細說說結節,總結下體檢報告上最常見的三種,給大家放個心。
結節是癌么?
首先要解答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體檢報告上的「結節」不是一種疾病診斷,而是一種影像觀察。
用 B 超或者 CT 「照亮」人體的內部,那感覺就跟把玉石放在手電前面看瑕疵一樣。結節就是里面的一小團,僅僅代表影像在你身上看見了一個小團塊。
這個小團塊具體是什么情況?單看影像是不能確定的。
局部發炎,看起來可能是個小團塊;
陳舊炎癥,看起來可能是個小團塊;
自己的組織增生,看起來也可能是個小團塊;
長了腫瘤,甭管良性的還是惡性的,看起來還是個小團塊..……
就像是在天津被叫「姐姐」,只能說明你是個女的一樣;體檢報告上有個結節,也只能說明你身體里有個小團塊。
在醫生綜合診斷前,什么也代表不了。
結節會變成癌么?
講到這里你可能又慌了,結節都代表身體里長東西了,有沒有危險啊,會不會變成癌啊?
不用慌,相比結節和癌癥的關系,因炎癥引起的結節更普遍。
比如肺,天天和外界空氣打交道,跟細菌打仗也是家常便飯。常在路邊走,哪有不濕鞋?這些和細菌征戰過的遺跡,就有可能被看作結節。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肺結核,很多人得過卻沒癥狀,只留下報告上的一個「鈣化結節」默默替你記住這段歷史。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只是冷不丁體檢發現一個結節,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和癌癥之間的距離,就像是小學生考慮「上清華還是上北大」這么遠。
有人一定會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有哪些征兆意味著要重視了呢?
綜合來講,可以看看體檢報告上是否有以下形容:
有毛刺、結節邊界不清、有豐富血供。
把這幾項稱為「惡性腫瘤標配」也不為過。如果看到這些字眼,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
當然,具體到不同的結節,還需要具體分析。
最普遍的三種結節
不用過度恐慌
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是體檢報告里最常見的三種結節,很多年輕人也會遇到。
接下來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三種結節是咋回事,要不要擔心。
?甲狀腺結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最常見的甲狀腺異常。用超聲調查未經篩選的受試者發現,20%~76% 的女性存在至少 1 個甲狀腺結節,男性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也很高。
惡性風險:
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總體上只有 4%~6.5% 是癌。
危險信號:
幼年時期頸部接受過大量輻射的(例如放療),或者家里親人得過甲狀腺癌的,查出了結節就得格外小心。
另外,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要提高警惕。
● 結節邊界不清
● 結節同側的淋巴結有異常表現
● 低回聲
● 沙礫樣(細沙)樣鈣化
● 前后徑大于左右徑(縱橫比失調)
怎么辦:
看到了這些危險信號,建議就診做具體診斷。
積極復查,對結節保持監控。
? 乳腺結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乳腺結節大部分情況是良性乳房腫塊。是一大類乳房良性病變的統稱,包括纖維腺瘤、單純性囊腫、乳腺炎等。
惡性風險:
乳腺結節大多是良性腫瘤, 4%~10% 是惡性。
危險信號:
體檢報告上一般會寫一個 BI - RADS 分類,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它為惡性度評分。如果大于 4 類,說明這個結節長得太不友善了,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另外,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要提高警惕。
● 結節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
● 邊緣毛刺樣
● 后方衰減
● 簇狀鈣化
● 縱橫比大于1
怎么辦:
如果發現惡性征象,及時就診。
如果經醫生判斷惡性可能不大,結節也沒有出現短期內迅速增大等情況,只需要定期復查,沒必要盲目切除。
? 肺結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肺結節的情況比較特殊,這幾年在體檢中被大量發現。
這背后倒不是健康隱患,而是因為檢查精度的提高,能發現的結節越來越小。
一項在大連市中心醫院體檢中心的研究發現,在納入 8277 人中,男性肺結節檢出率為 15.9%,女性肺結節檢出率為 20.9%。也就是快要每五個人里就要有個肺結節了。
惡性風險:
如果你是 50~74 歲之間的,每年至少 20 包當口糧的吸煙者(如現在已經戒煙但戒煙時間不足 5 年也算),那要高度重視。
一般體檢查出的肺結節的,大可不必過于焦慮。但如果發現以下危險信號,一定要重視!
危險信號:
報告上出現以下字眼要提高警惕。(此處僅列出了部分需要警惕的因素,具體可參照文末 Fleischner 學會指南去醫院復查)。
● 結節邊界不清,分葉、毛刺
● 結節大小 ≥ 8 mm
● 結節形態呈磨玻璃狀
尤其是伴有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
● 密度不均勻,實性成分高
……
怎么辦:
如果你不是上面提到的吸煙群體,也沒有看到危險信號,不必太緊張。Fleischner 學會指南上提供了詳細的隨訪方案,我們把它放在了文末。
即便是早期的惡性結節,一般生長也很緩慢,復查可以發現。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甲狀腺、乳腺還是肺結節,「有毛刺、分界不清,豐富血供」等這些危險信號都是高頻關鍵詞。
沒錯!惡性腫瘤喜歡侵略擴張的行為,在 B 超和 CT 看來就是這個樣子。
來,跟著我再念一遍:「有毛刺、分界不清,豐富血供」。記住這些高危關鍵詞,不僅這三種結節,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物如果也被這些關鍵詞描述,同樣要提高警惕!
至于大多數沒有惡性征兆的結節,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顆長在身體里面的「痣」,讓它佛系地呆在那里,定期復查它有沒有變化就好。
畢竟這才是在「白挨一刀」和「預防癌癥」之間最折中,最有效的方案呀!
2017 版 Fleischner 指南
針對成年人偶然檢出肺結節的管理建議
▼
參考文獻
[1]陳力群.健康人群體檢肺結節的檢出率及相關因素分析[D].大連醫科大學,2019.
[2] Douglas S Ross, MD. 甲狀腺結節形成的概述. UpToDate 臨床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