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開糖尿病診斷的幾個誤區
原標題:繞開糖尿病診斷的幾個誤區
有些朋友喜歡自己給自己“看病”,結果往往被自己的測量結果給誤導了。下面來看看在糖尿病診斷環節有哪些誤區。
誤區1:測指尖血診斷糖尿病
生活中有的人用家中糖尿病人的血糖儀測血糖,發現高了就認為自己也得了糖尿病。
指尖血是末梢血、動靜脈混合血,理論上其血糖水平比靜脈血糖略高,再加上不同品牌的血糖儀測定的結果差別大,因此2型糖尿病的診斷應依據靜脈血漿血糖即醫院抽檢測結果為準,而不是在家用血糖儀測出的結果。
誤區2:以一次血糖異常作為診斷依據
診斷糖尿病的標準: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癥狀者,即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只要一次在醫院測出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
而對于無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才能診斷。血糖異常的數值為:測靜脈血漿葡萄糖,隨機血糖≥11.1 mmol/L,或者空腹血糖≥7.0 mmol/L。
誤區3:去醫院測空腹血糖時間過晚
空腹血糖是指人體在8-10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于清晨醒來后沒有體力活動時測得的血糖值。嚴格來說大部分人空腹血糖都是經過了一定的活動后所測得的數值。如果去醫院比較晚,等醫生開出化驗單再去抽血的話,可能時間已經超過10點,空腹持續的時間較長,測得的血糖比真實情況會有所差異。
因此去醫院測空腹血糖,時間應盡量提前,盡量減少測血糖前的運動,可提前開出化驗單,擇日安排好測血糖的時間。
誤區4:尿糖陽性就是糖尿病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
影響尿糖水平的因素較多,除了糖尿病之外,還有其他多種原因可導致尿糖陽性。比如測尿糖前吃了大量甜食,導致尿中糖分一過性升高。又比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時,腎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也會出現尿糖陽性。糖尿病血糖升高時,尿糖也可能出現陽性,但血糖一般高于空腹9-10 mmol/L,尿糖才顯示出陽性。因此,尿糖陰性也不能排除糖尿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