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一北4000公里 冰雪世界與陽光沙灘的浪漫無限
城市之間的差距,相隔的不僅是距離,還有季節。哈爾濱、海口,一南一北,一個是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一個是陽光沙灘的浪漫無限,這相隔4000公里的兩座城市,在售票員董爽畫的全國接算站示意圖中,卻可以用一條一條線段連接起來,相隔僅50厘米。
作為龍江第一窗口的哈爾濱站,售票員往往是直面旅客的第一人,平均十幾秒鐘就能面帶微笑地賣出一張火車票,每年冬天冰雪節、寒假期間等,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外籍游客紛至沓來,根據游客的需求為旅客制定最優的旅游線路,是哈站售票員的必備技能。
如何又快又好賣票,讓旅客能滿意而歸,哈站售票員董爽有個“特殊技能”,就是把鐵路接算站示意圖牢牢記在腦海中,旅客一說出目的地,在沒有直達車的情況下要如何中轉,不用查電腦,頭腦中就能快速反應出中轉站,確保快速、優質地賣好每一張車票……
沒有參照物,把東北各個接算站的名稱、方位一絲不差地畫在紙上;沒有尺子,卻能用筆直的線“橫七豎八”地連接好各個站名,如同一張大網一樣“交織”在一張大白紙上。不久前,售票員董爽僅用了20多分鐘的時間,就以100分的成績取得了哈站默畫東北鐵路接算站示意圖比賽的第一名。
畫東北鐵路接算站示意圖可以信手拈來,但董爽對自己掌握的技能并不滿足。“為了能更快、更優質賣好每一張車票,我必須要學好畫全國鐵路接算站示意圖。”說起和畫圖的淵源,董爽覺得“相見恨晚”。
“一開始我并不知道會畫接算站示意圖有這么重要,那時我覺得畫圖很難,需要死記硬背的,一畫圖就頭疼,不知如何下筆。經歷了一年多的售票工作,受到優秀售票員們的熏陶,我才又重新燃起了學習畫圖的信心。我明白了畫圖應該首先做到心中有圖,而不是死記硬背。比如說畫東北鐵路接算站示意圖是有技巧的,應該以哈爾濱為中心劃分區域,分成四部分,分別是哈爾濱到滿洲里的濱洲線,再是哈爾濱到綏芬河的濱綏線,再往下就是京哈線和沈大線……掌握了大致的方向,其余的就好記了。”董爽說。
每年寒暑假學生流特別考驗售票員心中的鐵路網。有的學生乘車區間橫跨很多省市,根本沒有直達車,如何中轉換乘,幫助學生規劃省時、省力、價格優惠且符合乘車區間的線路,都是對售票員“基本功”的一次大考。“如果腦海中沒有形成對于學生證上乘車區間相對應的鐵路網,就很難幫助旅客規劃中轉出行線路,這樣,不但賣票速度受到影響,還容易耽誤學生的行程。”董爽說。
去年暑假期間,董爽接待了一名愁眉不展的學生旅客,乘車區間是哈爾濱到銀川,沒有直達列車,所以來到窗口尋求幫助。根據自己腦海中的鐵路網,董爽立刻回答:“有兩種轉車方式,分別是去北京和石家莊換乘去銀川的列車。”董爽又繼續為旅客查詢兩個方向列車的余票情況和中轉時間,最后為旅客選擇了較為省時且尚有的中轉北京的車票。“姐姐,謝謝你,這么快就幫我買到了返程車票,我還擔心怕趕不上開學日期呢!”如今已經能為學弟學妹們切實解決各種出行難題的董爽,想起自己兩年前也曾青澀的學生時代,不禁心有漣漪,也更激勵了自己學習畫圖、為學生旅客服務好的決心。
“我屬于忘性比較大的人,好不容易學好的鐵路圖就怕忘了,所以我每天回家都會拿出鐵路圖來看看,然后每天都畫畫接算站示意圖的大致骨架,這樣我才能一直保持不手生。”董爽不好意思地笑笑說。
東北的冬天到來,對于售票員來說,意味著年齡較大、要去海南避寒的“候鳥”旅客多了起來。“每天上班時都提前掌握好去海南的車票賣到哪天了,票額充足與否,這樣在每次賣票過程中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不久前,一位老大爺想要買一張去海口的車票,而且想要下鋪。董爽查詢了近半個月的車票,都沒有下鋪了,而長春到海口的Z384下鋪票額較為充足。“大爺,哈爾濱直達海口的列車近半個月都沒有下鋪,您看從長春中轉一下行么?長春有下鋪。”董爽問道。“姑娘,長春也中,那你再幫大爺查查去長春的車票,我一起都買了!”最后,董爽終于為該旅客買到了稱心如意的車票。
直到現在,董爽還會把之前練習畫的每一張圖都留著。董爽說,這些圖不但印證著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看著一張張圖逐漸變得規范、美觀,也能提醒著自己要不斷進步才行。
跟董爽一樣的畫圖達人還有哈爾濱站售票員張詩瑤。同樣是2016年來到哈站工作的她,可以說是車間里堅持畫圖時間最長的人,入路兩年,張詩瑤已經能不出錯地默畫出全國鐵路接算站示意圖,也帶動了一批新入職售票員一起學習畫圖。
如今都有網絡了,不管賣票還是買票都更加智能了,那為什么售票員還要苦練畫圖這項技能呢?“2016年我剛分到哈站售票車間時,有一次一位旅客來到我的窗口,要買去駐馬店的車票。經過查詢我發現沒有直達駐馬店的列車,我當時不知如何是好。旅客看到我急紅了臉還連忙安慰說‘小姑娘別著急,你看看去哪倒車方便,我可以倒車去’,后來還是師傅們幫我解了圍,告訴我去鄭州倒車再去駐馬店最方便。”張詩瑤說。
正是這次經歷,讓張詩瑤萌生了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畫好全國鐵路接算站示意圖,老師傅們之所以能對旅客如何倒車到達目的地了如指掌,除了日積月累的售票經驗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腦海里,早就有一幅完整的全國接算站示意圖。
2016年起,張詩瑤開始畫東北鐵路接算站示意圖。那時張詩瑤跟著車間業務骨干一小塊一小塊地學,每一小塊位置都畫無數次,才能牢牢記住,再慢慢把一小塊一小塊的圖拼湊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張完整的東北鐵路圖。剛進入鐵路工作的張詩瑤白天要在窗口賣票,回到家也不讓自己閑著,一次次地畫圖、寫站名。
然而鐵路圖不是一成不變的,畫圖也要與時俱進。2017年改版的新圖,增加了很多高鐵線,高鐵線跟普鐵線很容易混淆,必須把它們全都記下來,一點也不能差。
東北鐵路接算站示意圖畫熟了,張詩瑤不但沒放慢學習的腳步,而是“盯上”了全國鐵路接算站示意圖,決心要向老售票師傅們看齊。她更好學了,跟著師傅們一點點學:從鄭州起筆往上畫, 再從鄭州起筆往下畫……
重復、練習、重復、練習,現在的張詩瑤畫一張完整、美觀的全國接算站示意圖,再填寫好全部站名,最快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不但要站名準確,因為不能用格尺畫,張詩瑤要求自己一定把每一道線都畫得直直的才行。“以前賣票經常遇到不知道如何中轉的情況,那時每天經常喊我的師傅們幫我,現在我終于也能像他們一樣了,‘賣票不再求人’,畫圖對我的幫助太大了!”張詩瑤說。
在2017年度路局舉辦的“強基達標 提質增效”青工崗位技能大賽中,張詩瑤作為一名年輕選手,取得了全局第二名的好成績。“其實畫圖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能幫助我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學以致用,在工作上我遇到的很多疑惑,其實這張接算站示意圖都能幫我解答!”張詩瑤說。
現在,哈爾濱站售票車間在董爽、張詩瑤的帶領下,“畫圖”的氛圍越來越濃厚了,尤其是新入職的年輕售票員,間休時互相切磋畫圖手藝,不會的問題互相請教,組成默畫示意圖小組。“以前間休時大家都是看看手機,時間就這么浪費了,現在我們一休息,就互相學學畫圖,有不懂的就問問張詩瑤、董爽這些畫圖大拿,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他們一樣有這樣的一技之長!”售票員張琳可說。
“我希望每一個小伙伴都能運用好鐵路圖這項技能,雖然學習過程有些辛苦,但是受益匪淺,現在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種感覺特別好!”張詩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