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
?目錄什么是精神?
精神就是存儲在大腦里一系列神經結構,這些神經結構連在一起就可以記錄你感覺到的世界,這種記錄是以語言和圖像等抽象形式進行的,你一旦擁有這種能力,你的精神就開始產生,一般人在一歲左右就有了精神萌芽。在這些抽象形式的基礎上,個體形成知覺、概念、記憶、想象、判斷、推理等精神活動。說到底,人的精神的本質就是抽象的指代,你、我和萬事萬物都是這種抽象的指代一種。當這些指代受到破壞,如癡呆,精神活動出現異常,嚴重時家人也不認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精神中最主要的是良心(conscience),良心就好比汽車控制部分,一旦良心壞了,就會變得毫無羞恥,張牙舞爪。
精神中最有魅力的人格,人格就是你與生俱來和后天形成的一些非常穩固的感受世界和處理問題模式,如有的人天生敏感,就是他人格的一個特點,有的人喜歡抽象思維,這個是他人格一個特點。人格是可以改變,但很難。
精神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個體大腦與機體及環境在不斷斗爭慢慢形成語言等抽象符號形成的。動物都有能力把體內外刺激在大腦轉化為具體形式存儲起來,只有人能以語言等抽象形式進行存儲信息。
一般在一歲左右人開始形成語言,這個時候,標志精神的開始。精神始于語言等抽象符合,這些抽象符號活動就可以產生各種精神活動。
一個人是否有精神及精神世界是否豐富主要看語言能力,掌握雙語更容易形成豐富的精神世界。
精神產生過程潛意識好比是黑夜受精卵細胞
本我-自我(ego)-超我
在沒有形成意識之前,自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
意識好比白天自我形成我,我產生精神(即各種抽象符合),精神中有我,我可以看清楚自己和世界,明確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讓自己與世界一致,避免沖突。
我產生精神,在精神里,我了解自己和世界及二者關系,我的存在是最重要,沒有我世界也就與我無關。
沒有對我自己的認識,我只能是簡單對刺激做出各種反應的動物,只有明白我自己,心中有自己、別人和世界,才能成為真正的我。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在黑暗中無助前行,黑暗成就了成熟的你,你可以從黑暗中尋找光明。
精神和行為(腦和軀體)精神的活動部位在大腦,大腦活動下傳到軀體產生行為,行為又通過感覺在大腦停留,這些感覺匯聚形成知覺、在知覺的基礎上形成概念,有了概念,就有了精神活動,因為精神活動是以概念為基礎,以概念為基礎我們形成了判斷、推理等,這些精神活動都可以以記憶形式存儲。我們通過對這些精神活動的分析了解了解自己,最后搞清楚我是什么?
精神與外界精神活動能反映外界和個體自身,精神內容包括所有的一切,有我有你和萬事萬物。這樣看來,精神世界好比是一個舞臺上有萬事萬物,舞臺好比精神,精神活動產生豐富的精神世界,好比舞臺演繹出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可以把這個舞臺上萬事萬物分為兩個部分:精神是一個部分,另一個是世界。很顯然,精神產生了世界,世界又讓精神豐富多彩。
精神不僅能反映世界,還能創造出世界沒有的東西如電腦。
我、自己和世界都是精神的產物有了精神,就有了我,有了我,就有自己和世界。
我是我的精神世界中心,我的精神世界是由我產生,我可以自由重組我的精神世界,讓自己與外界保持一致。
那么我是什么?我是天生的存在,能感受體內外一切變化并加以存儲為以后應對挑戰做好準備。我這種存在又是從哪兒來?姑且認為是一種superbeing決定的。
精神病精神病產生就是患者不了解自己及如何讓自己與環境保持統一。治療的關鍵就是讓患者重新認識自己和讓他自己與環境保持一致。
缺乏自知之明并不斷發展下去就有可能變成精神病。感覺不到自己或對自己認識不清,好比失去控制的汽車,毀滅只是時間問題,如薩達姆。
精神會消失嗎?一般認為人死了,精神也就消失了,人死如燈滅,他們在世時無所畏懼。
一種觀點:不會消失,以另一種形式存在。
我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我可以自以為是搞清楚我自己和世界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讓我自己與世界和諧相處,但我從哪兒到哪兒去絕不可能知道答案,這是人類的困惑。
參考文章匯總
uptodate
中國知網
萬方
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