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將為中國市場引入五款創新藥涵蓋腫瘤、血友病、糖尿病性腎病治...
原標題:拜耳將為中國市場引入五款創新藥 涵蓋腫瘤、血友病、糖尿病性腎病治療
今年是拜耳處方藥北京研發中心成立十周年,近日,拜耳處方藥全球研究與開發負責人Joerg Moeller博士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拜耳希望通過創新藥物研發,滿足中國患者不斷提升的醫療需求,特別是癌癥與心血管疾病。
Dr Joerg Moeller
拜耳處方藥全球研究與開發負責人
“在過去的幾年,我們持續引入多款創新治療藥物,其中包括用于治療肝細胞癌的腫瘤藥物、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眼科藥物以及用于血友病治療的重組人凝血因子。”
未來四年將為中國引入五款創新藥物,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多、更具價值的治療方案。其中包括:
用于治療糖尿病性腎病的藥物 用于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藥物 用于治療存在NTRK基因融合的多種類型的腫瘤藥物 針對前列腺癌的放射性治療藥物 用于治療血友病的抗組織因子途經抑制物持續創新藥物研發,
滿足中國患者醫療需求
拜耳一直致力于把創新的治療方案帶給身患重疾的患者。在2009年成立之初,拜耳決定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在北京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北京研發中心目前已成為拜耳處方藥全球研發網絡的一個重要組成,是拜耳處方藥在全球的五大研發中心之一。
Joerg Moller 博士在拜耳北京研發中心十周年慶典上致辭
Joerg Moeller介紹說,拜耳處方藥全球研發工作主要關注在腫瘤學和心血管疾病這兩大領域,還包括婦科學、眼科以及血液學等其他重點研發領域。對于中國而言,這些疾病領域具有很高的相關度。
對于近年來中國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加速引入創新藥物、改善藥物可及性與質量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與成效,Joerg Moeller表示:
“近年來,全球各國的藥物審批流程趨于協調統一,中國在這方面的進步也非常顯著。得益于優先審評審批制度,拜耳多款創新藥物也能夠更加快速地引入中國,幫助患者解決高度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北京研發中心總負責人、拜耳處方藥中國法規科學與注冊事務副總裁張華稱,特別是中國加入ICH(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意味著我們可以依據統一國際標準進行藥物研發工作。這不僅有利于跨國企業在中國進行藥物研發,更重要的是統一的標準也可以幫助中國的醫藥企業在其他國家遞交藥物注冊申請。
據了解,拜耳在過去兩年里有13個新藥和新適應癥獲得批準,其中很多產品都是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獲批上市的。張華表示: “我們可以在更早期的階段就參與到公司全球的研發項目中,利用全球同步研發,幫助我們創新藥物實現在中國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同步上市。”
制定創新戰略,
與本土學術機構、藥企強強合作
Joerg Moeller稱,隨著對于疾病機理了解的不斷深入以及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合作對于我們取得未來成功至關重要。我們致力于與包括研究機構,生物技術公司以及大型醫藥企業在內的外部伙伴進行廣泛合作。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為慶祝北京研發中心成立10周年贈送禮物
據拜耳處方藥事業部中國創新中心負責人Tom Kinzel博士介紹,目前,拜耳在中國已與多家知名本土學術機構建立了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其中拜耳與清華大學的合作開始于2009年,至今也有十年的時間;與北京大學和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合作分別從2014年和2016開始的。
過去十年,拜耳在持續強化與大學合作的同時,中國的大學也實現了自身的快速發展,科研能力不斷提升。Tom Kinzel介紹說:
“我們看到每年都會有二十到三十個新的首席研究員加入到這些大學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當中。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才資源庫。與此同時,我們也通過頒發“拜耳研究員獎”以及資助講席教授等方式,幫助這些大學招募到優秀的科研人才。”
在與中國醫藥企業的合作方面,Tom Kinzel介紹,5月21日,拜耳與一家本土初創生物醫藥企業就一款抗體所簽署了許可協議。據悉,該抗體最初是由拜耳內部所開發,用于多種不同的適應癥。拜耳希望通過外部合作探索并拓展該抗體到更多適應癥領域。
“我們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同開展對于這一抗體的研究,用于治療脫發癥。基于北京大學的疾病模型所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我們與和其瑞醫藥公司達成了關于這一抗體的許可協議,希望他們能夠以此開發出創新藥物?!?/p>
拜耳與和其瑞醫藥公司簽署許可協議
積極“擁抱”新技術、新療法
人工智能、基因編輯、干細胞療法……面對目前藥物研發領域涌現出來的前沿科技和新領域,拜耳在幾年前就決定要參與到其中。
據Joerg Moeller介紹,拜耳在公司處方藥研發部門之外設立了一個獨立的團隊,通過合資公司的形式專注于研究這些新興技術。例如,我們與CRISPR Therapeutics成立的合資公司Casebia重點研究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而另一家合資公司BlueRock Therapeutics則專注于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技術。此外,我們還關注微生物在醫藥和作物科學領域中的研究工作。Joerg Moeller表示:
“拜耳一直在積極參與并不斷學習這些快速發展的新興技術,希望未來能夠將合作成果加入到我們的創新研發產品線中。我們看到中國在這些新興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因此,投身于中國的創新生態系統對拜耳來說非常重要?!?/p>
關于人工智能在藥物研發當中發揮的作用,據悉,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應用于拜耳藥物研發工作的眾多方面,包括從智能合成新分子,到臨床試驗設計與患者識別,再到臨床試驗所產生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等領域。除研發外,人工智能技術還被應用在公司的藥物生產系統中。可以說,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貫穿從研發、生產到商業化的整個價值鏈。
“中國是全球創新的熱點地區”
Joerg Moeller堅信,未來十年里,中國在創新藥物研發方面將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我們希望能夠投身其中,不僅從創新技術發展中獲益,更要為中國的創新發展與能力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為更多中國患者帶來更具價值的創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