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透析治療,先學會這8招預防糖尿病腎病的方法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微血管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腎病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疾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糖尿病腎病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作為糖尿病患者,該如何防治糖尿病腎病呢?
1.飲食有度
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有度,以清淡為主,戒高糖、高鹽、高脂食物,適當少吃多餐,最好戒酒,切忌暴飲暴食。
否則,血糖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一樣會“傷腎”。
2.生活規律
糖尿病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生活作息規律對控制血糖是非常重要的,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要按時起居,固定時間進餐,不熬夜,血糖控制好的情況下睡前不加餐,有利于機體正常代謝運轉。
3.適度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適當規律的運動可有效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血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重、提高肺活量和體內氧含量等。
運動雖好,一定要適度。
4.按時吃藥
糖尿病患者,只有遵循醫生給的適合自己的藥物方案才能控制血糖、保護胰島細胞、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5.定期體檢
防患于未然是糖尿病病友預防并發癥最有效的一招,不能讓“糖”帶給自己身體太大負荷。
糖尿病程超過5年的糖友,建議每年定期復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項目。
除此之外,還要加做眼底檢查,并留意自己日常血壓值波動情況。
6.控制血糖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是糖化血紅蛋白7%以下,對中老年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可適當放寬至不超過7%~9%。
許多降糖藥通過腎臟排泄,腎功能受損后,這些降糖藥易在體內蓄積,容易出現低血糖,所有慢性腎臟病血糖的控制目標不要太嚴格。
胰島素、磺脲類促分泌劑(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通過腎臟代謝或者排泄,而且二者都有低血糖的副作用,所有糖尿病人腎功能受損后使用上述藥物應格外注意。
二甲雙胍沒有低血糖的副作用,但其通過腎臟排泄,腎小球濾過率小于45ml/min后不要再使用。其他類的降糖藥使用相對安全。
7.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各種腎臟病腎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所以,對糖尿病腎病而言,控制血壓與控制血糖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糖尿病人血壓的控制目標是130/80 mmHg。
首選的降壓藥為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二者只能選其一。對血壓不達標者,可再聯合長效鈣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以及利尿劑、β 受體阻斷劑等。
8.控制尿蛋白
理想的目標是將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 g/d以下,但這做起來非常難。最保守也應該1.0 g/d以下,越低越好。
沙坦類或者普利類降壓藥目前是唯一可選降尿蛋白的藥物,二者除了降壓、降尿蛋白之外,還有延緩腎損害(保腎)的作用。糖尿病人如果出現了蛋白尿,即使血壓不高,也應該選擇使用。對尿蛋白不達標的患者,劑量可以加到2~4倍,以能耐受、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為原則。
除了控制血糖、血壓和尿蛋白三個指標外,對其他導致腎損害的指標比如高尿酸、高血脂等也要積極控制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