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糖尿病腎病肌酐高過千,中醫降肌酐停透析康復,中醫治療方法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主要由腎小球濾過排出體外。血中的肌酐來源包括外源性和內源性兩部分,血肌酐幾乎全部經腎小球濾過進入原尿,并且不被腎小管重吸收;內源性肌酐每日生成量幾乎保持恒定,嚴格控制外源性肌酐的攝入時,血肌酐濃度為穩定值。因此,測定血肌酐濃度可以反映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臨床上通過檢測血肌酐來了解腎功能。
血肌酐(SCr)正常值標準:44-133umol/L。男 53~106umol/L;女 44~97umol/L。血肌酐增高多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功能不全,肢端肥大癥,巨人癥,糖尿病,感染,進食肉類,過量運動,攝入藥物如維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數意味腎臟受損,血肌酐能較準確的反應腎實質受損的情況,但并非敏感指標。因為腎臟濾過功能下降到正常人1/3以下時血肌酐開始上升。下降到1/2以下時,血肌酐明顯上升。
有患者問:“肌酐太高但又不想透析,還有什么辦法逆轉嗎?” 北京聯科中醫腎病醫院中醫專家張振忠表示,由于腎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早期輕微的腎臟損傷通常沒有癥狀,很多人真正出現惡心、嘔吐、頭暈時,其實腎臟已經損傷嚴重,此時血肌酐開始明顯上升。人們常規認為,檢查血肌酐值正常,說明腎臟沒事。其實是個錯誤的認識。也有些人檢查發現肌酐升高了,但腎小球損傷并不嚴重,可能是某些急性因素誘發肌酐突然升高,在控制了這些因素后,肌酐就會明顯地下降。
如果肌酐水平剛剛升高超過正常值,通過藥物治療改善腎臟血氧供應,可以逐步控制肌酐穩定。如果肌酐超過尿毒癥指標,也并非一定要透析。通過中西醫合理治療,仍有逆轉的可能。因此,復查肌酐升高后,應進一步查明病因,積極治療,多數患者可以恢復腎功能。
男子糖尿病肌酐達到1000,中醫治療后停掉透析,肌酐降到正常
患者xxx,男,59歲,有21年糖尿病病史,由于年輕時就發現了糖尿病,每年都要體檢。由于早期沒有重視,血糖控制不佳,在糖尿病的第11年體檢查出尿常規異常,尿蛋白(++),到大醫院進行了系統的檢查,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早期。
患者并不了解為什么自己一直吃降壓降糖藥,卻還是發生了腎病。由于平時工作比較忙,勞累,吃藥不規律。導致血糖控制不好。大約兩年時間,復查發現肌酐升高到200umol/L以上,尿蛋白(+++)。開始住院系統地治療,主要使用激素類西藥加上降糖藥。但病情一直控制得不是很理想。幾年后發展到糖尿病腎病5期,尿毒癥階段。
進入到慢性腎病5期后,肌酐高達1000umol/L,不得不開始進行透析。在當地醫院透析期間,患者經常出現手腳抽筋、乏力等情況,已經透析了1年多,患者不想這么一直靠透析活著。于是多方尋找治療的方法。后來聽說中醫可以治療腎病,而且不易復發,經熟人介紹來到某醫院就醫。
2022年1月初次來診,患者情況比較危急,伴有輕微心衰的情況,血液透析后肌酐503.30 umol/L,尿酸540.20 umol/L,尿量減少500毫升以下,血液內的毒素水平非常高。先維持血液凈化治療,針對患者的情況,立即進行中西醫專家會診,制定了中醫藥療法與西醫療法聯合控制方案,經過一個多月的聯合調理控制,患者手腳抽筋、乏力消失,尿量由500毫升恢復到了1500毫升,血紅蛋白由110恢復到到129,貧血、心衰癥狀明顯好轉。繼續用藥治療,2月11日復查,166.30 umol/L,尿酸157.10 umol/L,患者癥狀逐漸消失。出院回家后繼續遵醫囑服藥,定期復查,在服藥期間尤其強調要嚴格控制飲食,合理作息,適度鍛煉。
醫生表示,患者初診時情況比較危急,伴有嚴重貧血、心衰等情況,而且糖尿病腎病本身進展速度比較快,主要是長期血糖異常造成的血流異常,影響到腎臟細胞的血氧供應情況,進而加劇腎小球等細胞的硬化發展。開始沒想停掉透析,后來發現肌酐降下來了,逐漸停了透析。患者自己的心態比較好,信心很足,這有利于康復。
腎病發展到中后期階段,肌酐尿酸等指標因腎臟濾過率功能下降,會出現明顯升高。反映出腎臟受損后,血液內毒素水平升高。此時腎臟的代謝負擔非常重,要維持腎臟功能的基本運轉,既要持續維持剩余腎細胞發揮濾過代謝作用的穩定性,還要針對已經蓄積的血液毒素加以清理,為剩余腎臟單位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如果嚴格控制好這兩方面,基本可以保護腎功能,維持病情長期的穩定。中醫藥療法可以通過促進血液流通,提升置換排毒作用,腎臟內部環境改善對腎臟受損細胞的恢復起到一定作用,可以長期維持穩定不易反復。
中醫如何治療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一種,在臨床上糖尿病腎病分5期,前兩期基本上沒有臨床表現,患者不易發現,到第Ⅲ、Ⅳ、Ⅴ期可能會有表現,這時患者就醫才能臨床發現,其實糖尿病腎病已經發展到中期,也就是Ⅲ期和Ⅳ期,有蛋白尿但是腎功能沒有受損,基礎治療是使用西藥降糖、降壓、調脂,其他對癥治療、飲食和運動等。但西藥在治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應,尤其是長期服用西藥8年以上會對肝腎有相當大的損傷。
據中醫專家張振忠介紹,糖尿病腎病的病因病機,中醫學認為“久病入絡” ,腎為絡脈聚集之所 ,糖尿病腎病實質上為糖尿病日久所致,中醫消渴病久治不愈,傷陰耗氣 ,痰熱郁瘀互結 ,阻于絡脈 ,形成微型癥。以肢體水腫表現為主,則認為是陰損及陽,脾腎衰敗,水濕潴留泛濫肌膚,遂發為水腫。
糖尿病腎病中醫治療時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在基礎治療包括控制血糖、治療高血壓、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等,同時合理應用清熱解毒利濕法,可消除及緩解濕熱之邪,抑制腎臟免疫性炎癥反應,對于減少蛋白尿,促進腎臟病變的修復,進而改善腎功能,控制本病的進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治療要注重活血化瘀,特別是久病患者,強調久病必活絡。
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在用藥方面,一是應注意調節病人的免疫功能。中藥主要是補益藥物的應用,如:補氣可用人參、黃芪、黨參,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補養類有肉桂、鹿茸、冬蟲夏草、補骨脂、肉蓯蓉、八味地黃丸等。二是,應避免使用有腎臟毒性作用的中藥,如關木通、漢防己、斑蝥、蜂毒、益母草等。早中期也可以用中醫外治法來改善,比如穴位治療,通過刺激跟糖尿病相關的脾俞、腎俞或者胰俞穴位,或藥物直接作用可以改善癥狀。
(東方紅星,文/李烈,醫師/張振忠;約2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