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空腹血糖正常為何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做好這3件事可預防腎病

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物質的豐富,不僅中老年人糖尿病的發病率升高,一些年輕人的血糖也出現升高,有的甚至被確診為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高血糖。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癥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由于空腹血糖決定著全天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主要要關注空腹血糖的變化。通常情況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正常范圍是3.9~6.1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就為空腹血糖升高;如果有糖尿病癥狀又查出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耐量試驗血糖峰值>11.1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1 mmol/L,或具有糖尿病癥狀,隨機血糖>11.1 mmol/L,且伴有尿糖陽性,就可診斷為糖尿病。但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而血糖正常也可能已經發生了腎損傷。
最近,一位患者堅持自己長期體檢沒有發現空腹血糖高,但癥狀和病理活檢結果都與糖尿病腎病高度一致。最終被診斷為糖尿病“隱形病人”。
男子沒有發現血糖高,為何患上糖尿病腎病?
病例:患者xxx,男,57歲,湖北黃岡人。平時體檢沒發現異常,自覺身體沒感覺不適癥狀。因“咯血”到醫院就醫,體檢發現腎功能異常,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出正常值近100倍,被診斷為腎病。經過治療,當“咯血”好轉,但“腎炎”依然棘手,病因不明,用藥效果不佳,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有效控制。如果不盡快找出病因,腎病會進一步進展。
患者來到當地一家綜合三甲醫院,自述每年都參加單位體檢,血壓高,血糖一直都很正常。患者腹型肥胖,體重偏重,很像糖尿病的體型外貌,但患者否認,入院檢查未發現特殊異常。在入院的第二天進行了腎活檢。腎活檢的閱片醫生懷疑有糖尿病。
醫生反復查閱病歷、詢問,均得到否認。但閱片醫生根據病理結果,高度懷疑糖尿病導致的腎臟病變。血糖檢查發現:糖化血紅蛋白6.5%(正常5.8%),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h血糖14.73mmol/L(正常7.8mmol/L)。除了空腹血糖正常外,其他血糖指標均超標。糖尿病腎病確診無疑。醫生從檢查結果推測,患者的糖尿病至少已經隱匿了5-7年。找到病因,對癥用藥,一周后蛋白尿下降,血糖控制平穩,出院回家繼續用藥控制血糖、血壓,中藥調理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
專家表示,有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是查眼睛時意外被發現的。等到發展到糖尿病并發癥期才被發現的隱形患者,臨床上屢見不鮮。不管是糖尿病腎病還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都是糖尿病引發的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多在確診糖尿病5-10年后發生,大約30%-40%糖尿病患者會合并糖尿病腎病以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腎病早期只能通過規律尿檢發現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到晚期會合并水腫,腎功能逐漸惡化,部分糖尿病腎病患者需要長期透析維持生命。中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糖尿病腎病已逐漸成為中國腎病住院患者的主要病因。糖尿病腎病患者心腦血管并發癥發病率高,治療費用高,即使到晚期規律透析后的生活質量和遠期生存期也較差。糖尿病腎病治療的關鍵,是在并發癥發生之前要積極控制血糖、控制體重、控制血壓,控制血脂、控制飲食等綜合治療。
預防糖尿病腎病,做好這3件事
1、堅持用藥。為了防止發生糖尿病性腎病,發現糖尿病后應該合理用藥。一般在醫生診斷之后,可以了解糖尿病的嚴重程度。如果糖尿病已經惡化了,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降糖藥物進行改善。必要時,還可以注射胰島素幫助穩定血糖水平。可以防止血糖的異常升高,對腎臟造成影響。
2、清淡飲食。糖尿病在發展過程中,十分容易引發并發癥,糖尿病性腎病就是糖尿病的并發癥。為了防止這種并發癥的出現,在治療過程中,要保證正確的飲食。每天飲食需要清淡,部分高脂肪,辛辣的食物需要忌口,以免刺激性物質導致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限制糖類物質的攝入量,不要經常吃高糖的食物,否則糖類物質攝入過量后,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對糖尿病病情控制不利。而糖尿病失去控制通常會引發糖尿病性腎病。
3、適當運動。在控制糖尿病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堅持合理的運動也對糖尿病病情改善有利。部分人出現糖尿病之后,沒有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可能會因為缺乏運動而導致血糖升高。在控制血糖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進行。只有適當運動才能促進體內脂肪物質,糖類物質的消耗,防止血糖升高而影響健康。
(東方紅星,文/李烈,醫師/黃雯;約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