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大學教授總感到疲勞,皮膚發黃被查出肝癌!這6個肝臟求救的信號別忽視

在目前快節奏的生活下,不少人的肝臟都受著日積月累的傷害,久而久之患肝病的人越來越多。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中西醫結合專業主任醫師王江河2022年4月在人民日報健康號上刊文分享了一個病例:
我朋友的弟弟是一位大學老師,前段時間,在單位安排的體檢時,發現自己右上腹的位置出現一些可觸及的肝臟腫大的包塊,而且還有陣陣的壓痛感!
在復診的時候,醫生問他最近一段時間身體上有沒有什么不適,他說他感覺這兩個月確實是有點不一樣,總感覺自己的精神萎靡,身體總是時常感到疲勞,皮膚發黃。
最后復診檢查時,被確診是肝癌。
45歲、大學教授,他的事業可能正處在上升期,在這個時間檢查出肝癌,確實是非常可惜。后來了解到,他每天忙于教學、做實驗、寫論文,經常熬夜到很晚,這樣的忙碌讓他忽略了自己的身體。
6個信號,反映肝臟病變和異常
王江河醫生談到,肝病的主要發病人群主要以青壯年居多,這與現在工作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加班熬夜、過度勞累、大魚大肉、飲酒縱欲,對我們的肝臟功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據調查顯示,多數患者對自己早期發生肝臟的病變并不知情,導致肝臟問題嚴重了才發現問題,也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最佳時間!
因此,從臨床角度總結了6種肝臟病變發生的異常,希望大家知曉。
第一點:口臭
口腔出現了異味會成為肝臟病變的訊號。這是由于肝功下降,導致無法過濾更多的尿素氮導致的!
所以口腔出了問題,我們不要再一味地考慮只是腸胃出現了問題,也有可能是在提醒我們肝臟發生了病變。
第二點:身體出現極度疲勞
經常感到自己做一點事情就累得不行,全身乏力,這也是肝臟出現問題的表現。
第三點:消化不良
肝臟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和代謝排毒,肝功能一旦失調,就會嚴重影響消化能力。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想吐、食欲不振、不想進食等等。
第四點:午后出現低熱
如果頻繁地在午后出現低熱的情況,溫度大概在37.5°左右,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發熱時間會更長,嚴重的會出現意識的障礙。
第五點:皮膚、眼底發黃
這是肝臟病變最明顯的特征之一,稱為黃疸。因為肝功能代謝異常,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出現皮膚色素的沉淀所致,通常從上半身開始,比如說眼睛,然后逐漸擴散到全身皮膚,嚴重者眼睛和皮膚會出現蠟黃的表現。
第六點:皮下出血
大多數肝病末期患者會出現出血的情況,因為很多凝血因子是由肝臟合成的,一旦肝組織受到了破壞就會影響凝血功能,皮膚就會出現大片大片的淤青、淤血等。
擁有健康的肝臟,做好這4點
調理肝臟、保證肝臟健康首先要有一個基礎,那就是腸道要健康。肝臟的代謝產物和毒素要經過腸道,如果腸道出現問題,通過循環會反傷肝臟。還有肝臟合成的很多原料,都需要通過腸道吸收才能輸送到位,所以肝臟要健康,首先要調理腸道健康。
那么怎么調理呢?
第一、要在健康飲食的基礎上吃些高纖維類的食物。比如豆類、水果、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都屬于高纖維類食物,這種對肝臟非常好。
第二、避免過量飲酒。飲酒除了傷肝,對腸道傷害一樣很大,比如說很多人長期喝酒會沒有胃口、不愿吃飯,就是因為酒精對腸道慢性炎癥的改變,酒精還會對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活性造成抑制,所以出現沒有胃口、厭食。
第三、避免濫用藥物。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因為過多使用抗生素,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衡,菌群生長環境出現問題,腸道內毒素就會增加,這樣就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肝臟。
第四、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增強我們的免疫力,運動也會使腸道血液循環得到改善,腸道的新陳代謝也需要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
此外,對于肝病患者,醫生也提醒,生活中需要作息規律、起居有節,避免熬夜和勞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服藥時一定要看清楚說明書上是否有“肝病患者慎用”的字樣。同時,慢性肝病患者要養成定期復查的習慣,周期為3-6個月一次,尤其是出現了乏力、食欲下降、腹脹、皮膚及鞏膜黃染、牙齦出血、肝區脹痛等癥狀就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的消化科或肝病科就診,進行必要的肝功能、血常規、腹部彩超和CT等檢查。
編輯:吳金嬌
責任編輯:姜澎
綜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