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踐行醫者仁心騰訊新聞
對于一所醫院而言,手術的成功率可能只是一個冰冷的百分比,但是對于每個病人而言,就是0和1的差距。“病人見到你時就會覺得看到了希望,你又怎么忍心那么輕易擊碎他們最后的希望。”這是張文平對同事常說的一句話。
張文平是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副院長、中華全科醫師協會賁門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山西省抗癌協會胸腔鏡微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在許多人眼中,醫生是一個充滿光環的職業。其實,一年四季有看不完的病人、做不完的手術,才是醫生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2012年年底,剛剛入睡的張文平被手機鈴聲叫醒。原本睡眠超好的他,從走上醫療崗位的第一天,開始變得警覺。
“張老師,您快來趟醫院吧,剛來了個急診病人……”電話那頭護士顯得有些慌亂。兩分鐘不到,張文平已經穿好衣服沖出了家門,他知道需要和死神賽跑。
當他急匆匆趕到醫院,才知道這名生命垂危的病人竟然是自己走路來的。張文平仔細查看,患者大汗淋漓,臉色蠟黃,胸口一個不足1厘米的傷口上血液已經凝結。“說是不小心將水果刀刺進了胸口,還在等待檢查,不知為什么突然就變得這么嚴重。”聽著同事的敘述,張文平又仔細看了看傷口的位置,認為病人很有可能已經傷及心臟。“快推進手術室!”他不容置疑地說。
不出所料,病人的心臟出現破裂,鮮血已經流進胸腔,再晚幾分鐘恐性命難保。這樣的情形,張文平不知經歷了多少次,每一次他都會在最短時間內出現在手術室。“這就是醫生的天性吧,救死扶傷,義不容辭。”言談間,張文平從容堅定。
從醫30多年,他用青春與熱血澆鑄著自己的事業和眾多病人的希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張文平臨危受命擔任長治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同時還擔負指導基層醫院做好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職責,將自己積累的寶貴經驗第一時間分享給同行。長達40多天奮戰抗疫一線,他帶領和平醫院醫療團隊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文平至今仍對那段難忘的時光記憶猶新,他不斷提醒身邊的每一個人:疫情還未完全散去,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多年來,張文平幾乎與節假日“絕緣”。即使走上領導崗位,他也堅持一有時間就去查房:“病人心中的恐懼會比一般人更多,見到主治醫師時,他們會覺得踏實。”
醫者仁心是張文平從醫之初就牢記于心的理念,他說自己將用一生來踐行,“未來的路,依舊很長,無論何時我都會堅定地行走在救死扶傷的大路上。”
本報記者李楠
(責編:candy、李琳)
【來源: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