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中國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骨子里的抗爭精神
中國,一個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古老國家;中國民族,一個繁衍生息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偉大民族;今日之中國已非往日之中國,從一個落后挨打的民族,變成了各方面在世界上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貿易大國、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這就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人的傲人成績單。

中國的成功不是偶然,因為我們有延續了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一個人的可以被打倒,但只要精神打不垮,就可以重新站起來;一個國家可以被打敗,但文明卻不會,只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為之奮斗,這樣的國家遲早能傲然挺立在世界上。
而今,中國在國際上影響力逐漸提升,以東方大國的姿態闊步前行。許多西方國家靈敏的嗅覺早就嗅到了中國崛起帶來的危機,他們真正擔憂的是什么?哈佛教授查普曼: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的抗爭精神!

與信仰斗爭
物不平則鳴,中國傳統文化中就包含著不屈不撓、敢于抗爭的內涵,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多年綿延不斷,就與永不屈服、永不放棄,敢于同任何不平現象作斗爭的精神息息相關。最難得就是中國人的斗爭精神處處不在,也無所畏懼。
中國人有虔誠的信仰,在信仰自由的前提下,每個人的信仰也都不盡相同,但在大多數普通人的信仰中,以玉皇大帝為首的神仙體系源遠流長,上天是掌管人間一切的神。
為了江山社稷,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普通的老百姓在過年時,也祈禱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上天主宰了人間的一切禍福。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路開。”青帝是上天掌管人間各種花的神仙,而神仙又是總中國人信仰中的一部分。但這首詩卻說他要當個花神,因為作者黃巢要為“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钡木栈ù虮Р黄?。中國人自古就有托物言志的習慣,黃巢借菊花,抒寫自己的胸臆。
若說黃巢只是與花神作對,再來看看孫悟空,當下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人物,也是很多人崇拜的英雄。孫悟空做了什么?他大鬧了天空,在玉皇大帝的披香殿里胡鬧,偷吃仙丹、蟠桃……玉皇大帝是主管天上人間一切的神仙,孫悟空也敢出言不遜。

孫悟空是為什么敢跟一個天上人間最大的人斗爭?他既不是為了當神仙,也不是為了撈錢財,僅僅是因為他骨子里不服一切的本性。而孫悟空這種行為為什么能夠得到那么多人的贊賞?因為孫悟空做出了很多人想做不敢做的事。中國人骨子里流淌的斗爭精神在孫悟空的行為上得到了最好的釋放。
說完了神仙居住的上天,再說說神乎其神的地獄,一個被大多數中國人視作最終歸宿的地方。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陰曹地府也不例外?!读凝S志異》中就有這么一個人叫席方平,他為了父親在陰間和陽間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到地府伸冤打官司。
他層層上訴,從城隍、郡司、直到冥王,但是由于他們都受了賄賂,結果是都置之不理,而冥王甚至“命置火床”等方式阻撓他上訴。席方平受盡了折磨,但毫不氣餒,最后告上了二郎神,冤案方得昭雪。

與自然斗爭
也許會有人說,與鬼神的斗爭都是虛幻的,任憑作者自己天馬行空的寫,不需要負任何責任。但足智多謀的中國人在現實中也與自然界開展了很多斗爭。且不說神話故事里的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就是在歷史上的其人其事都數不勝數。
約公元前21世紀的禹,算是中國水利史上比較早的一位名人,是中國最早治理洪水的領袖人物,從以前的堵,到后來的因勢利導,這一方法既造福了后代諸多被洪水困擾的人民,也為今后治水,提供了智慧和導向。還有孫叔敖

主持修建的最早的引水灌溉工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時至今日都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沿水而居、靠水而興的華夏民族與水的斗爭一直不從間斷,到了現代,一座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再一次見證了中國人在自然面前無所不能的決心和能力。
三峽工程在許多西方工程師和水利專家的眼里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地形復雜多樣、工程復雜艱巨、移民量巨大、耗時長等等。但中國人做到了,就像中國建造的錢塘江大橋讓世界矚目一樣,在每個時代,中國人都能打破壟斷技術,成為排頭尖兵。
中國人仿佛天生就有創造歷史的能力,就像古代的四大發明一樣,而這一切都與斗爭精神分不開。逆來順受的民族不可能有崛起的念頭,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每當遇到困難和不可能的時候,中國人都選擇了爆發。

與命運斗爭
高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廣起義了,在中國這樣例子有很多,因為“治國齊家平天下”,中國人一直就把國和家視為一體,中間有不可分割的聯系?!盀橛袪奚鄩阎荆医腥赵聯Q新天。”中國人不怕斗爭,也不怕犧牲,只為換來一個新天地。
紅拂夜奔是為了愛情的斗爭,梁山聚義是為了替天行道的斗爭,還有許多人為了個人的前途命運不惜與世俗、與權貴、與皇權斗爭。就是在這樣斗爭精神的指引下,中國人走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即便經歷了落后,即便經歷了戰傷,中國人又再一次站起來了。

為了自己的理想、自由、利益、愛情斗爭人人都能做到,最關鍵的是在民族和家國面前,中國人的斗爭精神更加的堅不可摧。回望十四年浴血奮戰的抗戰史,寫滿了血淚、寫滿了滄桑、也寫滿了中國人前赴后繼、不畏犧牲的斗爭精神。
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度過了多少天塹、躲過了多少圍追堵截,我們看見了最后的成立,卻看不見有多少人犧牲在了長征的路上。如果沒有家國命運的使命感,如果沒有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就沒有人能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政治環境下生存。

還有抗美援朝戰爭,在剛剛過去的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很多人又重溫了那段歷史,在酷寒的雪地里,身穿單衣單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與武器和物資裝備優良的美軍展開了殊死搏斗。最終中國人民志愿軍再一次給世界戰爭史上添上了以弱勝強的事例。
無數的歷史實踐充分證明了斗爭精神的重要性,一切客觀因素都無法改變主觀因素的決定作用。小到每一個平凡的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要有斗爭精神,就不會一直任人宰割。在一個具有斗爭精神的人眼里,沒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沒有什么敵人是不能打倒的。
換句話來說,沒有什么能真正的打敗一個人,除了他自己。斗爭精神有多重要,喪失斗爭精神就有多恐怖。前有猛虎、后有豺狼,這時的人一定是充滿了求生的意志,拼死一搏。最可怕的就是生活的太安逸,忘記了時刻保持斗爭的警惕性和斗爭的實力。

小結:
斗爭不是逞匹夫之勇,斗爭不是逞一時之快,它是融在骨子里的一種精神內核,誰能時刻保持斗爭精神,并且合理的運用斗爭精神,就一定能贏得勝利和尊嚴。從古至今,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斗爭精神,所以哈佛教授查普曼才說,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人的抗爭精神!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弊怨啪皖B強不屈的中國人不會斷了延續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不用加“古”字的國家,這就是我們的最大驕傲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