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甲:奮力開創菏澤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菏澤市衛生健康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新時期衛生健康工作方針,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干成了一批夯基壘臺、蓄勢聚能的實事好事,破解了一批長期存在、影響全局的難事險事,辦成了一批擴容增量、提質增效的大事喜事,全市居民健康水平逐步提升,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年全市衛生健康工作將牢記維護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奮力在新的征程上開創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新局面。 菏澤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 ,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善甲 奮力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優質資源擴容增效,加快省公衛臨床中心菏澤分中心、市立醫院東院區等重點衛生健康項目建設。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和三年攻堅計劃,推動高水平醫院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落實菏澤市臨床重點專科規劃建設,加強市立醫院、單縣中心醫院和縣醫院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創建。健全完善市和縣級質控組織建設,深入推進2022年10大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和40項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二是強化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加強醫院標準化建設,年內完成市立醫院、單縣中心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的等級復審,全市9家縣區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服務能力。落實國家“千縣工程”,推動優勢資源整合共享,加強臨床服務和急診急救等中心建設,提升縣醫院腫瘤、神經、心血管、呼吸和感染性疾病等專科疾病防治能力,有效落實縣區醫院在縣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和城鄉醫療服務體系中的橋梁紐帶作用。三是強化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以規范診療、核心制度落實為重點,加強重點科室、重點環節醫療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規范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推進藥學規范化建設,促進臨床合理用藥。開展血液安全技術核查,保障血液質量和臨床用血安全。持續推進平安醫院建設,加強醫院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強化警醫聯動機制,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2022年底前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安防建設達標率要超過70%。四是強化群眾就醫體驗改善。開展“群眾就醫體驗大提升”活動,鞏固完善預約診療制度,優化就診流程,推進醫院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和診間結算、床旁結算、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便民服務,優化醫療服務模式,擴大日間手術病種范圍,提高日間手術占比。五是強化智慧醫療發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外請國家級省級專家坐診信息平臺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普及推廣“互聯網+醫療”便民服務。推進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強化衛生健康信息網絡安全,提升行業綜合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 奮力補齊基層醫療衛生短板。一是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檔升級。推進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和中心村衛生室建設,力爭今年底建成次中心5處、中心村衛生室47處,社區醫院建設實現縣區全覆蓋,目前全市只有鄄城縣沒有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友善環境整治率和村衛生室相關設備配備率分別達到80%。二是推動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選派“業務院長”幫扶基層衛生院發展。加強基層人才培養,持續推動村醫崗位職業化、資格醫師化,穩定優化村醫隊伍。三是推動公共衛生服務提質增效。扎實推進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推進“三高共管、六病同防”醫防融合的慢性病管理試點,規范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豐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績效評價名次保持全省前列。四是做好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常態化簽約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持續做好幫扶對象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4種主要慢性病患者的規范管理和健康服務。 奮力打造中醫藥發展高地。一是持續加強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縣區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每年至少要召開1次全體會議,沒有出臺促進中醫藥發展文件和召開中醫藥大會的縣區今年要抓緊落實。縣區衛生健康局要按照“三定方案”設置配備中醫藥科室和人員,衛生健康監督機構要建立中醫藥監督管理科室,縣級中醫醫院要成立基層中醫藥指導科、感染性疾病科,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要積極推進國家中醫治未病示范區和山東省中醫藥綜合改革先行區創建。支持菏澤市中醫醫院創建省級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牽頭9家縣區中醫醫院成立菏澤市中醫醫療集團。牡丹區、曹縣和成武縣今年要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評審。二是持續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市中醫醫院今年要啟用省公衛中心菏澤分中心新院區。加強縣級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加快牡丹區、東明縣中醫醫院新院區和巨野縣、鄆城縣、鄄城縣中醫醫院老院區改擴建速度,今年4-5家縣區中醫醫院要達到國家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市中醫醫院和牡丹區、曹縣、巨野縣、鄆城縣中醫醫院要順利通過醫院等級復審。各縣區中醫醫院要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康復科。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全部建立國醫堂,100%的社區衛生中心和8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年內創建市級精品國醫堂不少于10個、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不少于100個。三是持續強化中醫藥服務能力。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大力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推廣,每個縣區培訓不少于300人,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村衛生室至少培訓1人。縣區中醫醫院、社區衛生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要分別規范開展10類45項、6類10項、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加強齊魯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牽頭或參與科室臨床能力建設,啟動菏澤市中醫藥優勢專科集群建設。大力推行中醫藥“五個全科化”臨床診療創新模式,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確保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取得較好成績。著力推動了未元“一人一方”和智慧共享中藥房建設,年內單縣、鄆城縣中醫醫院力爭建成智慧中藥房。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每個縣區力爭建設2-3個中藥材種植產業基地。 奮力深化體醫藥衛生制改革。一是推廣“三明經驗”。建立有利于“三醫聯動”的領導體制、組織機制和推進措施,健全監測評價體系,強化臺賬管理,持續跟蹤監測進展和監測成效,落實季調度、年通報制度。二是推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抓好名院名科名醫培育,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作為全省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單位的單縣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省級試點的市立醫院、曹縣人民醫院要積極探索、扎實推進,因地制宜創造可復制推廣的經驗。三是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強以縣級醫院為龍頭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定陶和成武縣、牡丹區等要率先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其他縣區創造條件盡快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四是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和藥物政策完善。抓好新版基本藥物目錄實施,調整基本藥物在公立醫療機構的用藥品種和金額占比,推動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選取1-2個縣區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中心藥房”試點,實現公立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監測數據采集全覆蓋。 奮力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一是加強公共衛生改革攻堅。加快市縣兩級疾控中心標準化建設,積極推動醫防融合,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設置力爭實現全覆蓋,在村(居)全面開展公共衛生安全社區(單位)建設。積極推進單縣疾控中心改革試點。二是強化重點疾病防控。開展炭疽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專項防治行動和免疫規劃強基專項行動,建立市級免疫規劃信息平臺。開展遏制結核病、艾滋病傳播和消除丙肝公共衛生危害等行動和“三減控三高”項目試點,推動慢病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實現應收盡收、應管盡管、應治盡治。加強職業病危害治理和職業健康保護,完善職業健康技術支撐體系。三是完善衛生應急保障。統籌全市衛生應急力量,加強疫情信息報告管理,擴充應急物資儲備,強化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和突發事件應急準備和應對處置。推進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預案修訂,健全衛生應急預案體系。四是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落實單位主體責任,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持續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集中攻堅。開展好安全生產“大學習、大培訓、大考試”專項行動,實施全員培訓。五是抓好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衛生縣城、鄉鎮,開展無煙機關、無煙學校創建,推進健康菏澤建設。 奮力提升全周期健康服務水平。一是優化老年人健康服務質量。全面落實老年優待政策,加大為老服務力度,維護和保障老年人權益,開展尊老助老活動和老年健康服務行動,持續實施醫養結合示范創建,推動安寧療護國家級試點和老年人心理關愛國家試點項目,發展壯大醫養健康產業。政府辦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或老年病專業的比例要達到80%以上,80%以上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老年友善型醫療機構。二是優化婦幼保健服務質量。推進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行動提升計劃,推動孕產婦、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穩中有降。完善出生缺陷三級預防質控體系,產前篩查率保持在90%以上,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和聽力篩查率保持在99%和98%以上。開展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建設,推進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項目。做好農村適齡婦女和城鎮低保適齡婦女的兩癌免費檢查。三是優化生育服務質量。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開展普惠托育專項行動。提升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服務質量,避免因獎補政策落實不到位而引發群訪事件。 奮力轉作風抓落實促發展。一是作風轉變促發展。在全系統大力倡樹“嚴真細實快”作風,深入實施“四學四轉四提高”干部隊伍綜合能力提升工程,堅決讓“甩手掌柜”、充數式“南郭先生”、湊合式“馬虎大王”、假把式“花瓶干部”,無所遁形、吃虧碰壁,打造一支有激情、有沖勁、能開拓、善攻堅的干部隊伍,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內生動力。二是改革創新促發展。對重點改革創新項目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自覺放在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進行定位評判。建立崇尚實干、帶動擔當、加油鼓勁的正向激勵機制,努力營造謀事力做、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讓愿擔當肯干事的人有平臺、敢擔當會干事的人有舞臺、能擔當善成事的人上獎臺。三是督導落實促發展。聚焦目標任務,建立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對考核項目拉出任務清單、責任清單、進度清單,確保無縫對接、責任到崗到人,閉環管理,不斷將既定的“規劃圖”“路線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展;時代的華章,在接續奮斗里書寫。當前,菏澤市正處于積厚成勢、蓄勢躍升的歷史新起點,也是趕超進位、加速突破的關鍵期。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堅守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為民情懷,立足新形勢、新要求,牢記初心、勇擔使命,以更高的站位推動工作、更嚴的標準促進發展、更大的力度抓好落實、更硬的作風履職盡責,堅持不懈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和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張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