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幽的價值在哪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應用新成果得到消化科專家認可!
目前,中國胃病新發病例已經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數的50%!而且胃病已呈現出年輕化趨勢,19~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不好好對待自己的胃,將來可能后悔都來不及了。數據是嚴峻的,現實要面對,但如何應對?這是擺在國內消化科系統醫務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早在2017年,《中國胃癌流行病學現狀》一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增胃癌患者和每年因胃癌死亡患者有50%來自中國,胃癌死亡的患者中有95%以上感染了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
幽門螺桿菌傳染隱蔽性強,往往來自最親近的人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腸的細菌,與胃炎、胃潰瘍等多種胃部疾病息息相關。有數據顯示,幾乎100%的慢性胃炎、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堪稱胃腸疾病第一大 “元兇”!
1983年澳大利亞學者Marshall和 Warren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檢標本中首次分離出幽門螺桿菌。此后不久在國際醫學界引起了轟動,這項發現對人體消化病學、特別是胃十二指腸病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這兩位澳大利亞科學家,用以表彰他們發現了Hp及其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做出的貢獻。
Hp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且隱蔽性強,不知不覺中人就可能中標。這個問題也是大眾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桿菌的關鍵認知點,人與人的口-口傳染是目前主要方式和途徑,特別是在家庭內有明顯的聚集特征,比如父母感染了Hp,其家庭內的孩子親戚的感染機會要比其他家庭高很多,如果沒有去醫療機構檢測得Hp陽性感染,家庭及身邊工作環境中的人都會有機會被傳染。
此外,國人社交應酬聚餐的用餐習慣和方式也是幽門螺桿菌傳染的重要途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應對。
對Hp的治療存在缺憾,替代療法亟需普及和認知
根治和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降低胃病和胃癌發病率的關鍵,目前臨床上的傳統療法是“四聯療法”,即兩種抗生素,加一種鉍劑和一種質子泵抑制劑。
但是,抗生素畢竟有副作用、耐藥性等問題,不適合所有人。大量國內外學術論文顯示: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可以替代抗生素治療。其基本原理是:科學家以幽門螺旋桿菌作為抗原“植入”到母雞體內,而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的雞體內會產生大量的幽門螺旋桿菌抗體,可以起到對幽門螺桿菌的清除殺滅作用,或通俗一點講,就是可以逐漸與幽門螺桿菌發生作用,讓這種細菌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胃里,是不是很神奇?
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針對性更強,只針對幽門螺桿菌有效,不傷及人體胃里的有益菌,適用于兒童、老人、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障礙和對抗生素不耐受或過敏的所有人群。對于幽門螺旋桿菌重復感染者,或嚴重的胃病患者也可以長期服用,起到逐漸修復胃粘膜的作用。
在這個研究領域,我國醫學和科技工作者近年取得了新的突破和進展,他們通過對蛋黃的一系列復雜處理,制造出含有高滴度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的“蘭幽咀嚼片”,產品卵黃抗體滴度達到20萬以上,由山東睿鷹制藥集團負責生產,該技術也獲得了國家專利?;颊咴诜镁捉榔瑫r,幽門螺桿菌抗體將黏附于幽門螺桿菌細胞壁上,抗原與抗體結合后形成敖合物,會從胃黏膜上脫落下來,并通過消化道排出體外。
2019年8月30日,在第14屆全國Hp及消化病臨床論壇會上,北京宇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蘭幽咀嚼片,因其富含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對幽門螺桿菌可以起到清除殺滅的作用,引起了眾多參加論壇的消化界醫生和專家關注。北京大學醫院消化內科成虹教授,現場與專家分享了關于《卵黃抗體在幽門螺桿菌根除中的應用》課題,以及若干使用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產品蘭幽咀嚼片臨床應用的成功案例。
希望基于此項科研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能讓更多因感染幽門螺桿菌而遭受胃病困擾痛苦的人群獲益,實現它科技服務于民的初心,逐步將幽門螺桿菌的有效清除治療人性化、毒副作用降到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