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洋垃圾 海關為何退運“洋垃圾”?
什么叫做洋垃圾,我們一般把進口垃圾叫做洋垃圾,指的是不屬于本國所產生的工業廢氣用品等。近日,大連海關退了一批運洋垃圾。那么,海關退運洋垃圾是怎么回事?這些洋垃圾從何而來呢?
從大連海關獲悉,11月27日,23.71噸被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截獲的“洋垃圾”在大連港碼頭退運出境。據了解,這票名為“皮革廢碎料”的貨物進境后,收貨人遲遲未向海關申報,導致長期滯港,收貨人已處于失聯狀態。
大窯灣海關關員在清理滯港集裝箱時對該票貨物進行開箱查驗,發現其疑似固體廢物,隨即進行取樣送檢,經有關部門鑒定,該票貨物為我國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據統計,今年1-10月,大連海關已共退運“洋垃圾”3700多噸。那么,中國為什么要進口固體廢物?目前我國進口的固體廢物現狀又是如何呢?
固體廢物進口現狀
數據顯示,90年代以來我國固體廢物進口量急劇增長。1995年至2016年間,中國每年進口的垃圾量從450萬噸猛增至超過4800萬噸。以2010年為例,全國進口固體廢物4800多萬噸,價值300多億美元。而到了2012年,全年進口固體廢物價值達到大約400億美元。不過,我國進口固體廢物的標準在持續提高。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0月中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89.4萬噸,同比下降45.6%。
固體廢物為什么要進口?
從國外進口固體廢物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為緩解工業原料不足,促進制造業的不斷增長,并發展完整的垃圾處理和回收行業,中國開始從境外進口可用作工業原料的固體廢物,成為全球重要的廢品回收國。
我國每年也會產生巨大數量的垃圾廢物,為什么很多企業還要舍近求遠從國外進口呢?對此有專家指出,主要還是國內固體廢物分類不到位,品質得不到保障。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體系,廢物回收主要靠小商小販完成,再加上人們垃圾分類意識還有待提高,導致國內固體廢物中往往是生活垃圾、廢紙塑料、石頭沙子甚至醫療垃圾摻雜一起,質量無法保障,回收利用既費時又費力。
近年來,“洋垃圾”禁令越收越緊,我國進口固體廢物呈現下降趨勢。總的來看,進口固體廢物在經過處理之后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但與此同時我國也付出了環境污染等巨大代價。
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并向世貿組織遞交通告文件,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18年1月,我國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規,停止進口包括廢塑料、未分類的廢紙、廢紡織原料等在內的4類24種“洋垃圾”。
到2019年年底前,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代替的固體廢物。隨著禁令的加緊,預計未來幾年內我國進口固體廢物將會呈現減少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