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我們都可能變成糖尿病人!兩分鐘自測,看看你離糖尿病還有多遠!
糖尿病已成為除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外的第三大疾病,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100個患病的人只有1/3知道自己有病,有病的人去治療的只有1/4,治療控制好的只有40%,控制的不好就導致了糖尿病并發癥的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稱為“21世紀的災難”。
10個人至少就有1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寧光教授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趙文華帶領的研究團隊對近10萬人進行了長期隨訪調查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比如心、腦、腎、神經系統的損害,甚至縮短壽命。血液里的糖高了,就會導致血管壁受損,哪里有血管哪里就會有傷害。
兩分鐘自測:你離糖尿病有多遠
只需花兩分鐘回答7個問題,就可以得知自己和糖尿病有多近。
1、你的年齡?
(40歲以下:0分;40~49歲:1分;50~59歲:2分;60歲以上:3分)
2、你的性別?
(男:1分;女:0分)
3、你的家庭成員(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嗎?
(否:0分;是:1分)
4、你有高血壓或正在進行高血壓藥物治療嗎?
(否:0分;是:1分)
5、你的體重情況?
(正常:0分;超重:1分;肥胖:2分;極度肥胖:3分)
6、你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嗎?
(否:1分;是:0分)
7、安靜時,你的脈搏每分鐘跳多少次?(每分鐘73次或更少:0分;每分鐘73次以上:1分。)
選出你的答案,然后把分數相加。如果你的總分達到4分,就要警惕糖尿病風險了;如果你的得分是5分或更高,最好馬上去醫院做個血糖測試。
糖尿病愛找這些人
40歲以上的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教授表示,健康人在40歲時就需要篩查糖尿病了。首次篩查結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復篩查一次。一般而言,常規篩查空腹血糖即可。
2胖人、或親屬中有糖尿病人
針對未成年高危人群(肥胖、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母親懷孕時有糖尿病史等),建議應從10歲開始篩查,一般查空腹血糖即可,首次篩查結果正常者,每3年至少重復篩查一次。
3心率快的人
心跳越快的人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威脅。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安靜狀態下心率越高,其身體自動調節功能較差,越容易罹患糖尿病。
4愛熬夜的人
萬惡的“熬夜”啊~連糖尿病也有它的影子!據外媒報道,瑞典某研究小組的一項研究表明,通宵熬夜一晚也很有可能對你的基因產生長期影響。一夜不睡會擾亂我們的新陳代謝,可能導致罹患肥胖癥和糖尿病的風險增加。
5不愛吃早飯的人
據美國《新科學家》網站報道,英國倫敦大學圣喬治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與每天都食用早餐的孩子相比,那些經常不吃早餐的孩子在禁食一段時間后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會高出26%,他們胰島素的抵抗性也會高出26%。
6倒班族
英國每日郵報刊文稱,在一段時期內(至少3年內)定期上夜班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會增加20%;而與只上白班的同齡女性相比,那些在20年內經常倒班的女性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會增加約60%。不規則的上班時間會擾亂人體的生理節奏,從而會對血糖的正常新陳代謝過程產生影響。
7壓力大的人
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母義明介紹,除了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壓力也越來越成為肥胖及糖尿病的幕后推手。如果經常處于緊張狀態又沒有及時的通過運動消耗,人體內脂肪酸上升就會刺激產生胰島素,胰島素又讓這些脂肪酸合成脂肪,積存在肝臟里形成脂肪肝,存積在肚子里就成了“將軍肚”。
8生了胖孩子的媽媽
生胖孩子的媽媽易患糖尿病。這聽起來有點邪乎的說法,卻很有道理。臨床中越來越多年輕時生育八斤以上巨大兒的孕媽媽,人到中年時會出現血糖異常及糖尿病癥狀。
9血脂高的人
長期的甘油三酯升高,易導致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升高后,產生脂毒性,對β-細胞有損傷,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避免患上糖尿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