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見疾病
來源:網絡
作者:admin
更新時間:2023-04-06
點擊數:
耳鼻喉科常見疾病護理問題一覽表
疾病名稱護理問題護理措施中耳炎1、語言交流障礙; 與聽力下降有關 2、疼痛; 與化膿有關 3、知識缺乏; 治療、手術有關 4、潛在并發癥: 面癱、腦膿腫,顱內外感染(耳源性腦膜炎)5、舒適改變; 與頭痛、傷口疼痛、耳道填塞有關6、跌傷的危險; 與聽力下降,術后頭暈與直立性低血壓有關7、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與頭痛及傷口疼痛和聽力下降有關1、指導麻黃素的使用方法2、疾病知識介紹3、觀察病情(眩暈、嘔吐)鼻出血1、潛在并發癥:再次鼻出血、失血性休克2、疼痛; 與鼻腔填塞有關3、有感染的危險; 4、感知改變; 5、清理呼吸道無效;6、焦慮、恐懼; 與出血量和反復出血有關7、知識缺乏;1、體位及鼻部護理(鼻部冷敷)2、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神智、大便顏色、尿量)3、有無再次出血情況4、用藥護理5、教會病人常用止血方法(壓鼻翼法、冷敷)6、飲食指導7、漱口水的正確使用8、鼻內填塞物的注意事項9、鼻噴劑、滴鼻劑的使用方法,如何有效預防打噴嚏鼻息肉1. 舒適改變;2. 潛在并發癥:術后出血、腦脊液漏等。3. 知識缺乏;4. 感知障礙; 與嗅覺感減退、耳鳴和聽力下降有關(耳鳴是因咽鼓管阻塞有關)5. 焦慮 ;疾病預后和手術有關鼻中隔偏曲1、舒適改變; 與鼻塞、傷口疼痛。填塞有關2、潛在并發癥:術后出血3、知識缺乏;4、焦慮 ;與出血、手術預后有關慢性扁桃體炎與腺樣體肥大1、 疼痛;2、 焦慮;3、 知識缺乏;4、 潛在并發癥: 創面出血、感染5、 低效性呼吸形態; 與鼻腔有關1、 體位(全麻、局麻)2、 病情觀察(生命體征、口中分泌物顏色、性狀、量)3、 局部護理(冷敷、禁聲)4、 預防感染(用藥護理、漱口液)5、 飲食指導6、 疼痛的護理聲帶息肉1、舒適的改變; 與談話用聲時聲帶疲憊有關2、知識缺乏; 3、焦慮與恐懼; 與擔心預后有關 4、潛在并發癥:出血、窒息、舌體麻木、感染、軟腭擦傷和粘膜下淤血。1、 心理護理2、 口腔護理3、 術前護理4、 術后護理(體位、飲食、活動)5、 用聲護理(聲帶保護)喉癌 急性會厭炎1、焦慮與恐懼;2、有窒息的危險; 與腫瘤、氣管套管堵塞有關3、語言溝通障礙; 4、疼痛;與手術傷口有關 5、潛在并發癥: 感染、出血、呼吸道阻塞。6、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進食困難有關7、知識缺乏;8、自我形象紊亂; 與喉切除,頸部造瘺口有關1、 有窒息的危險; 與會厭高度腫脹阻塞呼吸道有關2、 急性疼痛; 與會厭炎癥引起充血腫脹有關3、 體溫過高; 與會厭感染引起炎癥反應有關4、 知識缺乏; 缺乏本病相關的預防保健和治療配合知識術前1、 心理護理2、 術前準備術后1、 全麻護理常規2、 傷口觀察3、 引流管4、 疼痛的護理5、 胃管的護理6、 飲食指導7、 氣管套管的護理8、 體位與活動9、 語言交流障礙的護理 1、預防窒息(用藥護理包括抗生素與激素的應用,生命體征的觀察,病情變化,準備氣管切開包)2、減輕疼痛(飲食、休息、漱口)3、注意病人體溫變化4、健康教育急性喉炎1、 有窒息的危險; 與喉阻塞或喉痙攣有關2、 體溫過高; 與喉部粘膜感染引起炎癥反應有關3、 潛在并發癥: 低氧血癥4、 知識缺乏; 家屬缺乏識別小兒喉炎癥狀特點及預防知識1、 備急救物品,觀察生命體征2、 物理降溫,用藥的護理3、 休息與飲食4、 健康教育耳聾1、 感知紊亂; 與聽力減退有關2、 焦慮; 與耳聾程度加重有關3、 語言溝通障礙; 與聽力減退有關4、 知識缺乏; 缺乏有關耳聾的預防知識1、 心理支持2、 用藥指導3、 手術護理4、 健康教育食管異物1急性疼痛; 2有感染的危險 ;3恐懼; 4潛在并發癥:頸部皮下氣腫或縱膈氣腫、食管周圍炎、縱隔炎與膿腫、大血管破裂、氣管食管瘺及食管狹窄、下呼吸道感染等。5知識缺乏6 吞咽困難; 與疼痛異物填塞有關7 有窒息的危險; 與異物大壓迫氣管有關8 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與異物存留,進食困難有關9 有大出血的危險 與異物損傷大血管有關術前1、 心理護理2、 術前準備術后1、 飲食2、 用藥護理3、 病情觀察4、 鼻飼的護理氣管(支氣管)異物1、有窒息的危險; 與阻塞氣管有關2、恐懼; 3、知識缺乏;4、潛在并發癥:肺炎、肺不張、肺氣腫、氣胸5、低效性呼吸形態; 與氣管異物阻礙正常呼吸有關6、有感染的危險; 與異物刺激粘膜,阻礙肺葉正常引流而繼發感染有關術前1、心理護理2、呼吸道護理3、做好急救準備術后1、 吸氧,氧飽監測,病情觀察2、 全麻術后護理常規3、 用藥的護理4、 健康教育氣管切開的護理1、 有窒息的危險; 與氣管套管堵塞有關2、 有感染的危險; 與切開傷口有關3、 有皮下氣腫的危險; 與切口有關4、 潛在并發癥: 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下肢靜脈血栓5、 活動無耐力; 與手術后活動不便有關6、 營養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 7、 導管滑脫的危險1、氣管切開病室要求2、氣管切開術后24h內護理(意創口及套管內有無出血、有無皮下氣腫、氣胸,定期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3、保持呼吸道通暢4、防止氣管套管脫出5、氣管內吸痰管與口腔、鼻腔吸痰管要嚴格分開6、加強口腔護理7、氣管內套管消毒8、.拔管前試堵管試堵管24~48h9、飲食與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