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孕癥的一些知識
如果夫婦為擁有一個孩子努力了一年以上,仍然不能實現他們的愿望,這就意味著他們雙方或某一方可能存在問題。在我國有上千萬夫婦在生育年齡的某一段時期有懷孕困難。在醫學上,這種情況叫做不孕。不孕是一種生殖系統的疾病,它影響了我們身體最基本的一種能力:生育能力。
懷孕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它依賴于許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男人必須產生健康的精子,有通暢的輸精管道和正常的性交功能;女人必須產生健康的卵子,通暢的輸卵管,以便精子能夠接近卵子,這樣卵子才能受精形成受精卵(胚胎),胚胎具有好的質量,并能夠在母體的子宮內著床(娃振),在隨后漫長的娃振期,母體的激素環境必須有利于胎兒發育,胎兒才能健康成長直到最后安全降生。在此過程中,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有時甚至是很小的問題,都會導致不孕不育。


不孕癥是指一對健康的處于生育年齡的夫婦,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同居2年,有正常性生活而沒有懷孕。據統計,正常有生育能力的夫婦婚后1年懷孕率為87.70%,2年為94.6%,3年的懷孕率僅上升1.9%,為96.5%,所以我國將不孕癥定為婚后2年不懷孕。但世界衛生組織1995年把不孕癥的臨床標準定為“1年”,也就是說,婚后l年不孕應該引起注意,特別是30歲以上的晚婚夫婦應提前進行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2.不孕癥的分類不孕癥對女性而言是指不能懷孕,不育是指雖有懷孕但元足月分娩。不育癥對男性而言是指由于男性因素所致女性不懷孕。
不孕和不育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不孕不育是指從未懷孕過;繼發性不孕不育對男方而言是指男方以前有生育能力,以后生育能力下降而不能生育,對女方而言是指曾懷孕過,有過人工流產史、自然流產史、宮外孕史或正常分娩過孩子后再也不懷孕的現象。
又有病理性和功能性不孕之分:病理性不孕是指由于疾病如盆腔感染、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辜丸炎、附睪炎等引起生殖器官病變造成的不孕。功能性不孕是指因生理功能減退,如更年期卵巢功能減退或青春期卵巢功能早衰、垂體性閉經等造成的不孕。
相對性不孕是指由于某些可逆性因素造成的不孕,可以通過治療使其獲得懷孕。絕對性不孕是指造成不孕的因素是不可逆的,或目前的助孕技術并不能解決的不孕,如子宮切除、子宮嚴重發育異常、年齡過大、不能承受妊娠、生殖道惡性腫瘤等。
通常以原發性不孕不育與繼發性不孕不育為主。


有研究表明人類生殖能力的高峰是在21~25歲之間,婦女在25歲之后,6個月內受孕的機會為75%,近30歲為47%,30歲以上為38%,40歲時為25%,41歲以上為20%~22%。男性雖然沒有如此明顯的下降曲線,但是年齡越大,生育能力也愈來愈小。
在不孕癥中90%的不孕是可以查出原因的,其中女性的因素約占40%,男性的因素占30%,雙方共同的因素占20%,余下的10%則是不明原因的不孕。
不孕不育可由于人種、環境、氣候、生活習慣、文明程度、宗教信仰的不同,發生率也不同。國際衛生組織(WHO)資料表明,亞洲和中東地區不孕不育發生率最低,分別為3%和4.8%;歐洲、美國其次,分別為5.4%和6%;最高的是非洲,為10.1%。從年齡上看,20~24歲不孕發生率為5.84%,2529歲則為6.06%,大于30歲時的發生率為14.36%。
在我國,不孕癥的發生從20世紀80年代在已婚夫婦育前人工流產、不適當的剖富產、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使不孕夫婦的年齡越來越趨于年輕,不少婦產科??崎T診中,因不孕癥就診的人數約占門診其他疾病的4成以上。所以不孕癥的治療和計劃生育一樣,已成為我國生殖健康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受到國家的重視,特別是輔助生育技術,更成為當今生殖健康的熱門和敏感問題,備受關注,亟待加強管理。
4.怎樣去檢查不孕癥?不孕癥本身不是病,而是因為其他一些疾病和生理功能異常導致的結果,診斷并不難,經過系統的檢查,約有90%的不孕原因是可以查出來的。
不孕是夫妻雙方共同的事,應該由夫婦雙方共同來承擔。所以在初診時,應該雙方一起就診,以便醫生對雙方情況有個全面的了解。
一般來講男性不育占不孕癥的25%~40%,而且檢查比較簡單,通過對外生殖器的檢查,對性功能的了解和精被檢查就可能做出判斷。而女性確診就比較復雜了,女性原因占不孕癥的45%或更多,常常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檢查項目多,花時間,花精力,費用高。所以應該到正規的醫院,尋求有經驗的醫生,進行有序的檢查。大約有10%的夫婦是不明原因的不孕,這種情況需要邊檢查,邊治療,邊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