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外科人的堅守住在醫院小家心中裝著大家
原標題:協和外科人的堅守 | 住在醫院小家 心中裝著大家
協和外科人的堅守 | 住在醫院小家 心中裝著大家
當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北京協和醫院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壓緊壓實“四方責任”,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滿足群眾就醫需求。醫院于4月29日起率先實施“7?小時”在院值守和AB角輪崗制度,為醫療工作正常開展保留有生力量。院領導率先垂范,自五月以來連續住院值守。外科黨總支第一時間部署,主任、書記等核心組成員以身作則、帶頭響應,醫生、護士、護理員等紛紛報名參與值守,舍小家為大家,為實現醫院“零院感、不停擺”的目標貢獻力量。
手術量是衡量外科臨床工作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五一”節后的第一周,北京協和醫院日均手術量超過300臺,最多一天達到了376臺。外科多科室通力合作,值守人員沖鋒在前,在疫情防控不松懈、工作人員有短缺的情況下,合理布局,統籌安排,保證了人民群眾“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如常運行,平穩有序。
基本外科徐強副主任醫師、ICU劉金榜主管護師等科室核心組成員得知醫院7?的值班任務后,紛紛主動請纓第一輪值守。骨科朱威醫師、蔡雨彤護士、王樹杰技師,麻醉科蘭嶺主治醫師,基本外科許曼莉護士等眾多一線醫護人員主動選擇在醫院值守或住進了醫院附近的賓館,保證工作正常開展。
5月5日起,ICU護士李欣面臨孩子不到一個月就要高考的情況,經過深思熟慮,最后決定還是留在醫院。“雖然我不能回家照顧孩子,但還能每天視頻鼓勵。科室人員不夠,重癥患者更需要我。”
護士李欣悉心照顧患者
值守人員夜班后,仍抓緊白天的休息時間學習
5月9日起,骨科劉勇主任醫師為使住院患者能夠及時手術、門診患者如期就診,他主動留宿醫院,堅持在崗值班。白天出門診、會診、管理住院患者、做手術、帶教學生、做科研,各項工作如平常一樣有條不紊,晚上就在辦公室休息。雖然生活比不上居家舒適,但在疫情的反復無常中,能持續穩定地工作,服務患者、體現價值,他覺得特別踏實、滿足。
5月15日,麻醉科三線值班醫生突然被封控,多名高年資教授積極報名填補值班空位。徐慶副主任醫師第一時間趕到醫院,保證了周末急診手術的順利進行。
值守人員不僅在院內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被需要的各個時刻挺身而出。5月9日凌晨4點半,一位采樣隊護士在出門前發現自己被彈窗了。手術室執行總護士長王惠珍臨時調配在院值守的護士畢月皎替補。畢月皎在睡夢中接到任務,顧不上洗漱、吃飯,十分鐘之內就沖出門,追上了集合的隊伍。當天北京氣溫很低,她沒來得及穿厚衣服,在寒風中堅持到晚上7點45分才結束采樣工作,繼續回醫院值守。
醫療工作的有序開展也離不開護理員、后勤、保潔等團隊的密切配合。多科室的多位外勤人員始終堅守崗位,留守在院,為危重癥患者的基礎護理工作、院區整潔和防疫工作作出有力保障。
這樣的故事,全院還有很多。“7?小時”駐守,只是無數個平凡工作日中的普通一周,以院為家的協和人克服困難、堅守崗位,用一件件小事,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線。協和外科人也將繼續保證防控節奏不變、力度不減,直至奪取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